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毕业骊歌起 青春筑梦时 ——我院举行2019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夏至初过,离别已至,又到一年毕业季。7月1日,我院2019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学院大剧场隆重举行,492名本科生、72名硕士生依依惜别母校,开启新的筑梦之旅。学院党委书记龚裕,院长巴图,副院长宋飞出席典礼。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各系主要负责人与全体2019届本科、研究生毕业生、家长代表参加了毕业典礼,共同见证这一美好时刻。毕业典礼由副院长冉常建主持。

党委学生工作部精心制作的毕业纪念视频拉开了典礼的序幕,影片从一张张青涩的照片中,带领大家回顾了过去四年的点滴记忆,现场同学们凝神观看,辨认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重温在学校里留下的一段段青春记忆。

青春不散,感恩告别。典礼上,京剧系褚沣怡代表2019届本科毕业生发言。她谈到,转眼就要和母校话别,心中的不舍之情油然而生,感谢国戏“包容了我们的懵懂无知,塑造了我们的睿智果断,给了我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学校的学习风气、学习理念将使国戏学子终生受益。“德艺双馨,继往开来”,无论未来自己在哪里,就像印记一样,深深刻在脑海里。国戏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不仅有知识,还有如何做人”。愿母校再创辉煌,明天会更加美好、更加灿烂!

舞台美术系研究生张男代表2019届研究生毕业生发言。离别之际最想说的是感谢,感恩老师,“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感恩家人,“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感恩朋友,“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她谈到,既知心怀感恩,自当担负责任。国戏学子将用一生去铭记国戏精神,用一生去诠释“德艺双馨,继往开来”之校训,时刻饱含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戏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的强烈使命感,时刻肩负作为一名国戏人、戏曲人的责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新媒体艺术系李和老师代表全体教师发言。他代表学院全体老师向2019届所有即将毕业的学子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他谈到,四年来,学院办公楼前玉兰花的每一次绽放凋谢,记录着同学们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的生活,留下了许多最珍贵的回忆。同学、师生间从相识、相知、相处、相忆,在国戏独具特色的上课铃声中编写着美妙的乐章。在离别之际,他寄语毕业生两句话:学会感恩,感谢在座的各位师长在我们成长成才道路上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记住国戏精神、校训,无论毕业生走得多远,母校国戏的心也永远和大家在一起,祝同学们在日后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道路上鹏程万里、一帆风顺。

巴图院长以“守住传统,打开大门”为主题发表了讲话。他谈到,这可能是自己在国戏十二年生涯的最后一次讲话,在未来几日,自己也将离开国戏,到另外一所高校任职。在国戏最完美的句号,就是在毕业典礼上与同学们与老师们道别,因为这是与同学们成长相关联的场合,这是实现大学核心使命的地方。在过去几年,为同学们成功地走向社会,在党委领导下,自己与同志们共同做了两个事情:一是守住了传统,二是打开了大门。一方面,我们在人才培养、戏曲学术、公共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着力坚持特色,强化特色,发展特色,突出特色专业,调整专业结构,举办系列纪念前辈先贤活动,如纪念富连成及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张君秋、田汉、王瑶卿、萧长华、史若虚、白登云、傅德威、高盛麟、王金璐、梅葆玖、李世济等,强化学院比较优势,培育学院核心竞争力,坚持特色发展观念不摇摆,不动摇;另一方面,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大学,一个与社会互动的大学,一个在承担国家使命中实现国戏价值的大学,一个在国家平台托举国戏人实现成长的大学。经过努力,我们实现了北京市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建中国戏曲学院,从办学体制上扭转了学院办学政策环境,与文化渐行渐近,与艺术前沿渐行渐近,与争取艺术资源渐行渐近。我们主动争取,积极承办代表中国文化立场的新年戏曲晚会,总书记亲自命名、亲切关怀指导、连续参加;我们承办了文化和旅游部戏曲艺术人才千人计划”高级研修班,5000名全国中青年戏曲精英荟聚国戏,成为国戏的校友;我们承办了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大赛,全国戏曲表演优秀学生有了科里红机会;我们先后在学院办学历史上首次正式参加中国艺术节,京剧节,昆曲节,越剧节,豫剧节,跻身国家艺术演出平台,支撑学院出人出戏的目标;学院牵头组建戏曲教育联盟,与全国70家戏曲教育人感情更深,学院在行业教育的领军地位更加坚实和具体。

同学们即将面对人生不可预测的变化,需要我们储备好迎接变化的定力和品质:个人既属于自己,也属于他人,属于团队,属于社会,超越人的属性,就不能称其为能承担责任的人。对于追求艺术个性,充满个性的同学们而言,这种服从似乎是不时尚的。服从不是没有个性,服从原则,服从规律,服从团队,服从民族和国家。同学们会遇到无数个性与共性的选择,支撑选择的观念是重要的。百善孝为先,何为孝?从也,于年迈的长辈而言,人之将走,其言也善,从之可也。这是世间首善的价值倾向。对于集体,民族,国家,服从根本利益,舍身取义,家国情怀,这是大从,大服从。个人作用其实微不足道的,个人离不开别人,离不开前人的奠基,离不开同事的合作,离不开组织的托举,离不开社会关怀。我们要感恩戏曲,敬畏先贤;感恩国家出台戏曲政策的扶持,感恩师生的帮助,感恩我们所处的和平时代。希望同学们以感恩合作的意识,投身伟大的时代;希望同学们珍惜戏曲给予的精神滋养,以传承传播中华优秀戏曲文化为己任,让戏曲更广泛更深刻地亲近国民精神世界,以戏曲之长立德立言立行,深刻地改良社会,实现自我,让我们有机会因戏而再次相会梨园,聚首国戏!

学院党委书记龚裕宣读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名单、2019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名单,副院长宋飞宣读荣获2019届优秀毕业论文名单,副院长冉常建宣读中华艺文优秀学业奖学金获奖者名单,巴图院长宣读2019届毕业生和授予学士、硕士学位的学生名单。随后,全体院领导与每一位毕业生亲切握手,给毕业生逐个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拨正流苏,合影留念。

毕业季,学院提早谋划,精心组织,把一系列“国戏记忆”送给毕业的国戏学子,给每位毕业生精心准备了《2019届毕业生纪念手册》,记录了毕业生在国戏的难忘青春时光,给全体毕业生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此外,还有专为毕业生准备的毕业礼物,寄予祝福,祝前程似锦,留给属于他们2019届毕业生的独特记忆。“青春不散场”“一桌二椅”“毕业长廊”…… 进入6月,毕业季特色文化景观亮相国戏校园,成为了国戏校园中一道新的风景线,希望学子们在毕业前的最后几天再重温母校的点滴、留下美好的青春记忆,励志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毕业生纷纷拿起相机,拍不完的青春回忆,讲不完的毕业故事。一张小小的照片也许不足以记录青春的足迹,但母校独具一格的文化符号是每一位毕业生内心最柔软的记忆,愿2019届毕业生谨记母校教诲,不忘初心鸿鹄志,砥砺前行绽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