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共赏戏剧之美,创新美育途径——我院“高参小”统筹两千名中小学生观摩演出

金秋十月,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在文艺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之际,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进一步做好“中国戏曲学院参与北京市小学美育发展” (简称“高参小”)工作,我院“高参小”工作组、戏曲艺术教育中心于10月24日至31日,先后组织我院“高参小”工作覆盖的北京市级9所基地小学、丰台区级6所基地中小学的逾2100名师生,分10个演出场次免费观摩“京剧经典剧目暨互动交流演出专场”和儿童剧《故事城堡历险记》。

七天七场以“共赏国粹之美”为主题的京剧观摩,在有着200余年历史的北京湖广会馆大戏楼开锣,场场爆满、好评如潮。考虑到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认知规律,工作组精心规划演出剧目和互动形式与内容,以“一武一文一武”为基本戏码结构演出剧目及次序,确保孩子们坐得住、看得懂、学得会,确保将观摩活动紧密联系“高参小”的教学实际,让孩子们在观摩当中体会到自己日常所学知识、技能的运用,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在每场演出三个经典剧目的间隙各安排两轮互动,我院“高参小”骨干教师主持并穿插进行戏曲表演互动,注重讲解清楚、示范到位、调度灵活,既要气氛热烈、参与积极,又要寓教于乐、保证效果。

参加观摩的学生都是“高参小”工作的直接受益者,他们自本学期开始学习戏曲基本知识和初级演唱技巧,但大部分孩子还是第一次走进剧场看京剧,对他们来说,绚丽的服装、铿锵的锣鼓、优美的唱念、惊险的武打,甚至古老的戏楼,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有趣,有的孩子从开戏到结束瞪大了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台上,有的孩子奋力鼓掌把小手拍得通红,有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模仿台上演员的一招一式,还有的孩子因为上台互动学会了几个动作兴奋地逢人就展示自己的“功力”……在与右安门一小师生的观摩活动中,恰好有在该校教授戏曲唱腔课的“高参小”项目教师苏卓老师演出的《霸王别姬》,老师俊美的扮相、规范的表演引得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看,忽然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小女孩大喊一声“是苏老师!”,孩子兴奋、惊喜的鼓掌欢呼一浪高过一浪,台上台下汇成了一堂特殊的“表演示范课”,演出结束后,主持人现场采访满头大汗的苏卓老师,苏老师动情地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京剧,把美好的民族艺术传下去,孩子们则异口同声回答“我们一定会的”!七天七场的演出里,鲜活感人的场景不胜枚举,不仅孩子们受益匪浅,到场的老师、家长也都十分高兴和激动,他们纷纷表示观摩活动举办的非常及时、成功,活动组织有序、功能突出,让学生在好听、好看、好玩中更好、更快地了解、喜爱戏曲艺术,也更有兴趣和动力好好学习,作为老师和家长也会更加支持、帮助孩子们把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在此期间,在我院学生处、团委的鼎力支持下,我院“高参小”工作组、戏教中心还邀请市教委指定的9所基地校和丰台教委指定的6所基地校的共600名师生观摩儿童剧《故事城堡历险记》,各基地校学生在老师和部分家长的带领下,分别于上下午及晚上三个时间段走进天桥剧场观看演出。该剧由我院出品,学生处、团委组织创作,以《哪吒闹海》、《三个和尚》、《鱼盆》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四个传统故事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在孩子们兴高采烈观看演出的同时,将遇事冷静、善于思考、真诚勤劳、齐心协力、诚实无私、勇敢坚韧以及不要被表象所蒙蔽等哲理和思考反馈给小观众们,剧中一些戏曲表演元素的巧妙穿插,则让孩子们倍感亲切、惊呼不已、掌声雷动。

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十场演出精彩纷呈,孩子们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观摩机会,他们认真观看演出,仿佛身临其境,更似陶醉其中。为确保十场演出有序、高质地进行与完成,我院相关同志分头行动、积极动员、加班加点,紧密联系各基地校、演出场馆、演出单位的负责同志,协调时间、场地、座位、剧目、形式、内容、安全、后勤等方方面面的各项事宜,有效地保证了观摩活动的圆满完成。

此次系列观摩,是我院参加“高参小”工作以来首次大规模地组织此类活动,在选择甚至编创哪些形式以及内容的作品更加适合孩子们观看、如何在艺术作品中寓教于乐和民族精神的传统传承、探索美育新方向新途径新形式,以及锻炼我院“高参小”团队统筹能力、配合意识、服务精神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尤为重要的是,通过此次大规模、系列化的观摩活动,为丰富、配合我院“高参小”工作教学主体的进展与提升,具有积极地作用,有效、务实地为义务教育均衡和美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