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中期成果之一】坚持内涵式发展 学科专业成果丰硕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推进的重要一年,规划实施已过半,学院各项工作是否按规划推进?还存在什么问题?及时把握规划推进的情况将对既定目标的顺利完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近期,在学院党委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带领各位院领导深入各教学系部和职能处室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十二五”规划的落实情况。从调研结果来看,三年来我院各教学单位和职能处室以学院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为统领,以本单位(部门)十二五规划为依据,为各自建设目标的实现,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各教学系部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科专业更加合理,师资队伍日益优化,科研能力有所增强,办学水平得到较大提升;职能处室各项规划任务执行情况良好,有力支撑了学院总体建设目标平稳有序推进。
2011年以来,我院认真贯彻中央“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精神,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
学科建设成果丰硕。2011年,我院获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我院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艺术学理论)。在教育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院获得“戏剧与影视学”第六名、“音乐与舞蹈学”第十名的成绩。我院原有的市级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通过验收,被评为良好的成绩。
特色专业建设发挥了领先和示范作用。我院现有京剧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以来,学院通过相关经费的划拨倾斜,开展实践教学、院外名师讲学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特色专业在国内的领先和示范作用。我院已有的音乐表演(京剧器乐)、戏剧影视文学2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也在不断完善,为申报国家级建设项目做好充分准备。
推进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设。根据国家和北京市作出的有关专业建设的政策调整,我院及时推进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设,2012年首先建成“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表演(京剧表演)专业。同时将“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戏曲导演”等专业重点打造,2013年,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已建成为北京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戏曲导演”专业将继续冲击北京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开设新专业。经过严谨的前期调研,舞台美术系增设了“戏曲衣箱技术与管理”专业,该专业采取隔年招生方式,2013年招收了第一批学生。同时学院大力支持新媒体艺术系申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这些专业的开设,将有效缓解其行业后继人才短缺的现状,体现了学院敢于担当,服务社会文化发展的勇气和魄力。
学科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学院下大力气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期时已基本实现了规划目标,还将力争实现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突破,不断稳固已有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的领先地位,打造新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使学科专业建设更加稳固,以此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