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中的旋律
12月28日晚,我院大剧场举行了《寻找心中的旋律》——高志鹏个人作品独唱独奏音乐会。
这次音乐会由我院主办,我院音乐系以及北京世纪高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作为全国首次举行的盲人个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更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不仅得到了我院全体师生的全力支持,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让高志鹏同学的音乐天赋找到了展现的舞台。
高志鹏生于吕梁山区的民间音乐世家。他六岁失明,九岁随父学习二胡,十三岁开始创作二胡曲,之后随民间学艺,两年内掌握了鼓月班的全套乐器,各种晋剧曲牌,民间小调也熟稔于心。十六岁自己组建鼓乐班,十八岁瞒着父母只身一人走出大山到太原求学。从山区到城市,从民间到学府,从山西到北京,走出了一条曲折不平的求学之路。他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照亮了自己的人生旅途,而且鼓舞了许多人的斗志。从1994年起,他创作反映个人经历和时代进步的歌曲近百首。
2000年,高志鹏进入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成为中国戏曲学院建校史上的第一位盲人大学生,受到了院领导多方面的关怀与支持、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悔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四年的大学生活使他在音乐理论和艺术修养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质的提高,特别得到了国家一级作曲、硕士生导师朱维英教授耐心细致的指导。著名二胡演奏家赵寒阳、宋飞、刘长福都收他为弟子并给他无私的帮助。在众多名师的指导下,他的作品传承了地方民歌的特色,也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歌词既有对坎坷人生的深深感悟,也有对不屈不挠精神的极度弘扬。
此次音乐会意在弘扬民族文化,树立积极向上的艺术观。部分作品完全保留了晋、蒙、陕地方民间音乐的特色,部分作品也极具现代音乐的流行与时尚。音乐会的所有演出曲目均由高志鹏自己创作,有原生态民歌、器乐演奏以及通俗歌曲。音乐会将高志鹏在民间组织的鼓乐班原班人马搬上了舞台,高志鹏的父亲也带领全家登台献艺,人民艺术家郭兰英也专程赶到音乐会现场为她的的关门弟子助阵。看到音乐会的成功,高志鹏的“校长妈妈”孙晋彦女士忍不住落泪。音乐会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通过高志鹏坎坷人生与不屈性格的再现,给人以激励与启示。
高志鹏曾经是鼓乐班的班主,带领一伙明眼人闯世界;也曾经数次被拒之大学门外,为求学作过街头流浪艺人。他用音符引路,摇滚而来,唱出了对命运的不屈,唱出了对艺术的执著!
我们期待着高志鹏创作出更加优秀的音乐作品,期待他带着心中的旋律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