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突起、获胜而归——记《三毛从军记》苏州演出获奖
此次展演活动,前期已由文化部领导及组织的专家评委在全国报上的50余台剧(节)目中遴选出20台优秀剧目齐聚苏州角逐。大会为扩大本次展演活动影响、鼓励儿童剧创作、活跃儿童剧演出,另有18台剧目同时在各地上演。我院赵景勃副院长亲临苏州指导,教务处郑重华副处长随团前往工作。
此次参评的20台剧目花色品种多样、艺术形式纷呈,有话剧、音乐剧、儿童京剧、滑稽戏和新媒体卡通话剧,各呈异彩、争奇斗艳。由中国戏曲学院和山东省话剧院联合创作的新媒体卡通戏剧《三毛从军记》12月22日在苏州人民大会堂成功演出,令苏州小观众及专家评委们兴奋不已、喝彩连声,为儿童们献上了丰富的精神盛宴。
著名戏剧评论家林予熙评论道:“中国戏曲学院在教学上很有创新,看这戏对我们来讲是看到一种新的戏剧概念、新的表演形式。这个戏很突出就在于创新,给人扑面而来的新的感受”。著名戏剧评论家、全国舞美学会会长蔡体良先生说:“这个戏我看了感觉眼睛一亮,感觉这个戏起步很高,这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卡通戏剧。从题材选用上是颇具匠心的、是比较准确的、是非常有童趣的。在样式上,这个戏的出现反映了产业文化的动态。现在多媒体在舞台上应用上发展很快,这是一种趋向,但目前舞台上的运用还多是解释性的、旁白性的,没有进入戏剧状态中。应当说完整表现、参与戏剧的《三毛从军记》是国内第一个多媒体戏剧,很值得肯定。戏剧是需要样式支撑的,艺术样式应是多样化的,这个戏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思考问题、一个挑战的课题,这次展演看了很多儿童剧,这个戏没有可比性,希望在全国推广”。戏剧评论家王育生在专家座谈会上说:“《三毛从军记》这个戏是三强联合,山东话剧院表演是一强、中国戏曲学院舞美是一强、林兆华导演是一强,了不起,全新事物。新时期以来话剧的创新都是由舞美引发,由导演推波助澜的,十年来是舞美创新引发了戏剧的变化、戏剧观念的更新。对《三毛从军记》我说真话,这个戏了不起。整部戏的实验和探索,我全力大大的支持。虽然刚刚起步,但在这部戏里取得了具体的可喜的成果,体现和标志着儿童剧在艺术创新方面的一种全新的追求”。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卜尔说:“今天看的这部戏是一部信息量非常大的戏,是儿童剧创新走的最远的一个,而且难度系数也是最高,是一种对接,是动画和戏剧的对接。把动画与人放在一起是很新鲜的,而且做得这么美,对儿童剧的发展是一个促进,对现代儿童剧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提示,或是示范。我觉得这是儿童剧的一件幸事,也是对儿童剧的一个新的挑战”。国家一级编剧、戏剧评论家刘树刚在座谈会上讲:“我看这个戏很激动,认为又开拓了一个新的舞台样式,对戏剧和儿童剧观念上有一种革命性的贡献。我觉得这个戏最重要的是让戏剧回归到戏剧的游戏本体上”。
各位专家也对《三毛从军记》一剧中如剧本、化妆细节处理上对剧中政治背景的描述和把握等存在的问题也都提出了中肯的、有价值的宝贵意见和今后发展的希望。
经大会评委紧张评选,《三毛从军记》荣获优秀剧目二等奖、导演奖、舞美设计奖、灯光设计奖及演员三个表演奖,共计七个奖项,可喜可贺!
《三毛从军记》的创作过程,是一个探索、创新的过程。《三毛从军记》创作集体是一个团结能战斗、能吃苦、不怕牺牲的集体,他们充满着创作激情,在高科技的海洋中拼搏遨游,在探索中不遗余力。我院《三毛从军记》创作集体中的主帅是舞美系主任于少非,他严谨治学、思维敏捷,是一位能吃苦耐劳、锲而不舍著称的拼命三郎。多少个日日夜夜、勤奋工作,既要协调好合作方——著名导演林兆华、山东话剧院,协作计划的每一细节,又要带领好技术部分的我院师生。当学院的项目、集体的努力取得成就时,鲜花和掌声带给少非同志是莫大的欣慰。
《三毛从军记》在北京、济南、苏州等地的成功上演、观众炽热的反响、三地新闻媒体多次给予热情的报导和肯定,既有深情褒奖的文章,也有色彩鲜艳的图片。一剧挟七项奖项而归,既说明了我们的艺术实力,也是对我们在艺术前沿勤奋探索的巨大鼓励和首肯。
成绩是过去工作的总结,今后的探索创新之路任重道远,我们已初步制定了要将“三毛”做成系列剧的宏伟又切实可行的策划宏图,实践将为我们的工作做出评价。路远兮,我们将不懈求索,永无满足的目标永远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