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武旦(阎派)表演人才培养结业公演及座谈会举行(光明日报客户端 2019-10-09)
今年是京剧武旦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阎世善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缅怀阎先生,光大京剧武旦艺术,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的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京剧武旦(阎派)表演人才培养”研习班于今年5月开班,共有17个单位的20名青年演员入选,分布地域上更加关注新疆、陕西、青海等边远省区,以及南京市、武汉市、鄂州市等市级京剧院团。6月底学员顺利完成在京集中学习并进行了集中学习汇报验收,7月至9月,全体学员在各院团完成所学剧目的彩排或演出,10月8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进行结业公演,10月9日中国戏曲学院举办了纪念阎世善先生诞辰100周年研讨会及项目结业式。
阎世善(1919年4月28日——2007年11月3日)先生原名阎庆珍,祖父阎金福,为清末“四喜班”著名旦角,父亲阎岚亭工京剧武生。伯父阎岚秋,艺名“九阵风”,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被誉为“武旦泰斗”。阎世善先生深受家庭熏陶,又得伯父亲传,七岁入“富连成”科班学艺,排名世善,工学武旦,十岁登台即露头角。富连成聘请其伯父阎岚秋执教,使其全面继承阎氏武旦艺术精华,成为旦行的佼佼者。1935年业满出科,先后与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马连良、谭富英、叶盛章,李少春、张君秋、裘盛戎等著名演员搭班合作,立足北京,巡演各地。在上海曾与盖叫天合演《武松打店》《快活林》,与郑法祥合演《泗州城》。他艺兼文武,武旦戏技艺精湛,刀马旦、花旦戏也得心应手。他扮相端秀亮丽,身段娇健优美,台风中正稳健。靠功、出手功、抄跤、旱水、跷功无一不精,刚则风驰电掣,柔则玉树临风,声名鹊起,被上海观众誉为“小九阵风”。
阎世善先生剧照
新中国成立后,阎世善加入中国京剧院,挖掘武旦传统剧目《锯大缸》给予去芜存菁的整理改编,表演潇洒飘逸,武打疾快凌厉,出手惊险准确,首创抢背仰卧双足踢双枪的技巧,成为武旦剧目改革的成功范例,竞相效仿,传留后世。他学生众多,如陈丽华、刘丽芳、郭锦华、刘琪、李丽等著名武旦,以及刘秀荣、谢锐青、杨秋玲、李韵秋等。已经成名的言慧珠、杜近芳、高玉倩也得他指授。他的编导成就卓著,曾参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以及京剧《大闹天官》《三盗令》《卖艺访友》《风凰二乔》《人面桃花》《蝶恋花》等剧目创作,编创舞蹈身段和武打。由他设计的“剑舞”曾获世界青年和平友谊联欢节金质奖章。
1981年他调到中国戏曲学院任教。他以传、帮、带的形式对学院苏稚、谯翠蓉、李亚莉等几代武旦教师,给予无私的教授。他带领教师挖掘一批濒临失传的剧目,如《摇钱树》《青龙棍》《打孟良》《取金陵》《红桃山》《锯大缸》《竹林计》。口述记录了《湘江会》《夺太仓》《泗州城》。带领教师整理加工一批剧目,如对《女杀四门》趟马和刀、枪下场,创新套路,丰富技巧,使杀四门的开打,区别轻重,层次分明;对《青石山》的“坐洞”和“斩狐”做了重新设计;教授《取金陵》恢复“打八将”,使罕见的武旦技术重现于舞合。 他为中国戏曲学院丰富、完善了武旦教学剧目结构,传承了清新刚健的武旦艺术风格,培育了武旦教师梯队,保留了丰富的艺术遗产,功绩卓著。
本次武旦研习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进行传承。在教学上,遵循阎世善先生所提倡的“一戏一格”的表演理念,以阎派经典长靠武旦代表作《女杀四门》及短打武旦代表作《锯大缸》为教学剧目,长靠武旦表演的“靠的运用”“长靠大刀下场”“长靠枪下场”以及短打武旦表演的“出手功”“鼎功”“鞭下场”等技巧、功法均有涉及,加强青年京剧武旦演员对长靠武旦及短打武旦表演规律的认识,夯实武旦表演技术技巧及基本功法。
京剧《女杀四门》是武旦长靠传统剧目,也是一出久演不衰的阎派代表剧目。剧中刘金定马童的运用,是京剧唯一使用女马童的武旦剧目,更是此剧的重要看点之一。剧中刘金定通过力杀四门的剧目情节,将武旦长靠的各项技巧与程式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每场将南唐军击溃的收尾都有其独特的斩将方式手段。此剧涵盖武旦长靠的诸多高难度身段动作,需要演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与高超的心理素质,唱念做打面面俱到。京剧《女杀四门》是一出不光展现武旦个人技能,而是武戏角色各个行当的技巧与开打整体配合的集体剧目,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呈现了京剧最有魅力的武戏精神。
《锯大缸》又名《百鸟朝凤》,是以武旦为主的神怪戏,凸显了武生、武净、武丑等行当的特色,让武戏行当演员在此剧中都能充分展现艺术特色。通过丰富多变的舞台调度、精彩高难的毯子功、把子功群体武打、造型、舞蹈的展示,发扬了群武戏“一棵菜”的整体表演魅力。
在纪念阎世善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曾受阎世善先生亲炙的艺术家参会,共同缅怀阎先生对京剧武旦艺术的重要贡献,纪念阎先生在京剧武旦表演、教学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大家一致认为,纪念阎世善先生就要学习先生武旦正宗本源的艺术精神,学习先生坚持不懈为京剧武旦艺术传道、布道的传承精神,学习先生淡泊名利、谦逊恭让的人格精神。纪念阎世善先生就要将先生的武旦艺术进行很好地总结并发扬光大,此次京剧阎派武旦研习班的举办,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前辈们毕生追求的事业后继有人,希望京剧武旦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根深叶茂。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