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致敬伟大胜利!文艺晚会《正义必胜》中的国戏身影

歌声嘹亮,唱响胜利华章;舞姿雄壮,展现正义力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9月3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约6000名中外人士一起观看晚会,共同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

整场晚会将历史时空、艺术时空、情感时空交织融合,深情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唱响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英雄凯歌,彰显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风貌。

尾声 (11).jpg

这场盛大的文艺晚会幕后,有中国戏曲学院20余名师生的身影——他们参与舞美设计、灯光设计制作、节目单设计与制作、舞台技术保障、演出保障等多项工作。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系各部门的支持下,他们全力以赴投入其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一棵菜”精神,保障文艺晚会高质量精彩呈现,生动诠释了国戏人的责任与担当。

舞美设计团队、灯光设计制作团队

舞台美术系主任金卅是文艺晚会舞美总设计之一,曾担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的核心创意策划、舞美总设计。这一次,他与舞美系副教授王亚东带领7名学生参与《正义必胜》的舞美设计。

1.jpg

舞台美术系主任金卅(左三)

舞美系合影(上下裁).jpg

自今年2月团队成立以来,舞美设计方案历经20余轮修改,绘就设计稿百余张,于方寸图纸间反复雕琢,将历史厚重与艺术美感融于舞台之上。

01.jpg

02.jpg

上:舞美效果图    下:剧照

以长32米巨型长城浮雕幕为精神图腾,搭配分层照明方案,打造“流动历史画卷”,构建“前-中-后”三维舞台空间,适配多元表演,让每处设计都服务于抗战历史叙事。

1第一篇章 怒吼吧黄河.jpg

第一篇章 (13).jpg

上:舞美效果图    下:剧照

800平米多形态LED冰屏系统,实现历史影像与舞台表演的“虚实联动”,高精度推拉式阶梯平台,支持30秒内完成场景切换,并集成演员通道、灯光槽等多种功能。

2第二篇章 这束光2.jpg

第二篇章 (1).jpg

上:舞美效果图  下:剧照

3第三篇章 遍地烽火.jpg

1001.jpg

上:舞美效果图  下:剧照

王亚东 舞美总设计,舞美系副教授:作为文艺晚会的舞美总设计、舞美系的一名专业教师,我和金卅主任一起带领舞美系研究生团队以强化戏剧张力与深化艺术表现为核心,构建了一个融合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审美的舞台空间:突破传统叙事框架,运用平台与冰屏升降装置配合,实现了多层次舞台结构转换;运用意象化视觉符号、动态叙事等手法,使舞台本身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角色”。创作中特别强调用诗化的舞台语言传递正义必胜的精神内核,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悟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我们将继续探索创作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培养更多兼具专业技能与家国情怀的优秀舞美人才。

4.jpg

罗霄 执行舞美设计,舞美系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在设计核心表演区域的立体结构时,我们广泛参考了抗战时期多种视觉史料与艺术形态——不仅从延安木刻版画中汲取粗粝、刚毅的视觉气质,也研究了大量历史照片、实物档案乃至战时建筑与画作中的符号与空间逻辑,通过层级、透叠与错落等手法,将这些不同来源的历史意象有机整合、重构,力求在宏大舞台上建立起一座既写意又庄重的“历史的现场”。这段经历让我坚信,源于历史的创作,才拥有抵达人心的力量。

罗霄.jpg

谭佳兴 舞美设计助理,舞美系视觉设计与媒体艺术专业研究生:参与文艺晚会的舞美设计工作,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的实践,更是一堂庄严而深刻的“大思政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共同努力,以舞台艺术再现历史厚重感与精神力量,力求以艺术语言传递信仰之光。能在如此神圣的纪念活动中贡献绵薄之力,使我更加坚定了以艺术服务人民、以创作立心铸魂的信念。

7.jpg

袁奕涵 舞美设计助理,舞美系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我们的设计核心是构建一座象征历史丰碑的视觉主体。无数个日夜反复推敲主体结构的体量、台阶的层次与比例、立面的细节与变化,舞台的效果与光影,只为在人民大会堂的宏大空间中,精准塑造出兼具仪式庄重感与艺术感染力的空间形态。手中的草图、案头的模型、一次次被讨论又优化的方案,都承载着我们对历史的无限敬意。舞台美术绝非简单的布景陈设,它是空间的诗人,是精神的塑像者,以严谨的结构和尺度,构筑最深刻的情感共鸣。

袁奕涵.jpg

19e495a8b7995344f0ab9cbd87c5731b.png

2.jpg

上:灯光效果图 下:剧照

舞美系4名研究生作为灯光设计助理参加文艺晚会创作,承担第三篇章《血战到底》部分及第四篇章的灯光效果图前期绘制、追光cue点现场记录及提示,通过灯光与投影、舞美协同渲染场景氛围,强化情感表达、推动戏剧叙事,保障排练与演出精准呈现。

付佳明 灯光设计助理,舞美系舞台灯光设计专业研究生:感谢学校的培养和老师们的信任,让我们能为如此有意义的活动贡献力量,也难忘同学们在工作中互帮互助的温暖。这段经历让我在实践中触摸到历史的厚重,感受到了自豪与荣耀,更让我懂得:唯有铭记先辈牺牲、携同伙伴并肩,方能在祖国强大的新征程上,以青春之我续写属于新时代的奋斗华章。

付佳明.jpg

节目单设计与制作团队

舞美系副主任戴晶晶曾多次承担党和国家重大活动的平面设计工作。今年,她又带领舞美系视觉设计团队完成了《正义必胜》的节目单设计。

WechatIMG13154.jpg

节目单封面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设计感,红白色主基调,象征伟大抗战精神的延续与弘扬。以长城为核心元素,辅以绵延青山,寓意80年的伟大历程与不朽丰碑和坚韧不拔、奋勇向前的民族精神。

WechatIMG13152.jpg

WechatIMG13153.jpg

孙红印 舞美系视觉设计与媒体艺术研究专业研究生:这次我主要负责相关平面设计与制作工作,期间除了协助戴老师完成设计,还守在印厂把控作品的打样制作与工艺测试,确保最终的视觉呈现品质与效果。参与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我在国家重大活动的设计执行与跨部门协作能力,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与专业淬炼——我深切感受到身为一名设计工作者的成就感与国戏学子的自豪感,体会到艺术创作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使命。

孙红印.jpg

舞台技术保障团队(舞台监督组)

学校共有两名教师以及来自京昆系、舞美系的5名同学参与舞台监督工作。文艺晚会中实际使用大道具共33种、150余件(不含备用品),舞台监督大道具组负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控制道具备场时间及迁换,对道具的叠放方式、叠放次序、存放位置进行规划、规范及管理,并根据节目情况不断调整。

WechatIMG13167 拷贝.jpg

艺术实践管理中心教师王诗萌(中)与解放军战士高效配合开展工作,确保上下场通道畅通

徐小刚 京昆系副教授: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和师生的努力下,京昆系舞台监督专业团队已多次登上国家级舞台,每一次历练都深化了我们对“文艺为时代发声”的认知。经过一个多月集训,同学们从整体协调到细节把控,从快速应对到高效配合国家级团队,在每个环节都得到了沉浸式的观摩学习和实践,开阔了眼界、提升了专业能力。我们将继续以实践为基础,立足戏曲舞台,推动学生“走出去”,更好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活动。

徐小刚.jpg

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的舞台监督工作,我们深感荣幸与责任重大。在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也明白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坚定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决心。未来,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用实际行动捍卫和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张爱莲.jpg

京昆系舞台监督专业本科生张爱莲

段梦冉.jpg

京昆系舞台监督专业本科生段梦冉

6.jpg

前期协助记录修改各种cue点,后期在机械控台协助舞监控台检查,并保证演出过程中机械运行准确无误。是舞美系研究生许芮晴的工作内容。

许芮晴 舞美系舞台美术工程设计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当宏大的音乐响起,当无数光束汇聚成历史的画卷,我常常热泪盈眶。手中的流程表,不仅是一份工作清单,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确保的每一个环节精准无误,就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台前光彩夺目,幕后默默守护。能用自己的专业所学为这场重大活动保驾护航,是我的无上荣光。愿历史的回响,通过我们打造的舞台,震撼每一颗心灵。

3.jpg

演出保障(资料保障组)

WechatIMG01311.jpg

图书馆教师齐昱参与了演出保障相关工作。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档案、书籍等文本资料和纪录片等影像资料,对抗战历史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有力支撑节目创作,用史实叙事、让数据说话,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间找到平衡点,增强事件的厚重感和作品的可信度。

齐昱.jpg

齐昱 演出保障资料组成员,图书馆教师:感恩学校培养。参与这项重大任务让我重温峥嵘岁月——从延安窑洞的不灭灯光,到抗日烽火的铁血坚韧;从百废待兴的建设年代,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昨日烽烟化作今日盛世华章。今后,我将把这份精神洗礼化作育人动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更饱满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中国戏曲学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引导师生在服务保障重大活动中提升专业本领,厚植家国情怀,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戏曲事业繁荣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