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纪念京剧艺术大师宋德珠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总第一场)举办

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国粹京剧艺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戏曲教育与普及传播方式,由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和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联合主办,中国京剧艺术网和北京四维雅乐剧团联合承办的“戏聚石景山·‘宋学之旅’——京剧宋(德珠)派理论教学实践演出暨纪念京剧艺术大师宋德珠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总第一场),于4月21日14时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百姓剧场成功举办。

活动由北京戏曲评论学会秘书长朱龙斌主持。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包括民革中央委员、京剧宋派艺术第二代掌门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京剧传承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京剧传承人、首位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京剧武旦刀马旦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宋丹菊;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代监事长徐玉良;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北京市东城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盟戏曲与曲艺委员会主任李东才;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副军级编剧、导演,著名杨(宝森)派老生李崇林;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李(万春)派武生韩增祥;《中国京剧》杂志社副社长金梅女士等。同时,巴图、孙萍、王玉珍、黎继德、王峰辉、杨乾武、徐晓辉、王富国、杨凤一、张关正、张尧、王绍军、乔慧斌等领导与名家分别以不同方式对本次活动表示祝贺。

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到场并发表了祝辞,代表学院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宋丹菊先生对宋派艺术的传承表示钦佩,希望宋派弟子继承好优秀艺术,取得更大的成绩。

仪式上,本次活动的艺术指导宋丹菊教授代表宋氏家属与宋派传人向北京戏曲评论学会赠送了由北京市文史馆馆员、著名书法家、戏曲研究家刘宗汉先生特为本次活动创作的书法作品——要从灵秀演英雌,舞榭当年称妙姿。美媚真言兼脆锐,后生薪火继先师。艺海珠沉已百年,后生信可继前贤。潜心武旦精深处,锣鼓声中析妙玄——以及《宋德珠舞台艺术》画册。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靳飞先生从日本京都专程发来贺信。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代监事长徐玉良先生也为“纪宋百年”系列活动题写了活动主题——珠曜菊香晗,并向宋丹菊教授回赠了《梅葆玖画册》。

 

 青年戏曲编导、戏曲理论家、戏曲评论家、京剧宋派艺术学者,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市东城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兼戏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雷先生,为到场的戏迷观众和收看东方大剧院网络直播的广大戏曲爱好者做了题为《京剧武戏中的女性美——以宋(德珠)派经典剧目<改容战父><锔大缸><扈家庄>为例》的精彩艺术讲座。

活动最后,由三位宋派第三代传人为大家领衔主演了三出宋派经典代表剧目《改容战父》、《锔大缸》和《扈家庄》选场。三位宋派第三代传人分别是慈海源(2014年拜宋丹菊先生为师,现为中央戏剧学院京剧表演专业本科毕业班在读学生,“京津冀地区武功武戏表演人才培训展演”金奖得主,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京剧宋派表演人才培训班”);张婉婷(2016年拜宋丹菊先生为师,现为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青年演员,“CCTV首届全国戏曲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金奖得主,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京剧宋派表演人才培训班”);陈宇(2008年拜宋丹菊先生为师,现为北京京剧院青年团青年演员,北京京剧院“青年领军”荣誉称号获得者,“首届全国戏曲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金奖得主,“CCTV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得主,“京津冀地区武功武戏表演人才培训展演”金奖得主,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京剧宋派表演人才培训班”)。三出宋派经典代表剧目受到在场戏迷观众和收看东方大剧院网络直播的广大戏曲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纪念京剧艺术大师宋德珠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