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青春国戏”唱响长安

2017年10月23日至27日,京剧系在长安大戏院进行了共五场“2017青春国戏——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教学成果展演”系列演出。本次演出排练近半月,准备充分、精益求精,取得圆满成功,反响强烈,受到广大戏迷、观众的好评,并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智利驻华使馆公使卡洛斯·帕拉伉俪、国家工商总局国际司司长刘燕、北京市文资办副主任万代红、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副主委张耀南等纷纷到场观看演出。我院党委书记龚裕、院长巴图、副院长冉常建、学院老领导贺岩、王振文到场观看演出并与院团领导、老艺术家见面会谈;京剧系邀请了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的领导到场观看、指导,院团非常重视京剧系学生的舞台展现,连续五天派出各个团的业务领导观看演出,对感兴趣的学生详细咨询摸底,这也是京剧系长期与院团密切联系取得的成果。另外还邀请了多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理论家莅临,检验京剧系人才培养成果,充分表现出我院生源质量和人才推广相关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正在不断提升。

本次参演剧目计有《小上坟》、《伍子胥》、《时迁盗甲》、《穆桂英挂帅》、《珠帘寨》、《巴骆和》、《坐楼杀惜》、《摇钱树》、《苏三起解》、《盗草》、《金山寺》、《通天犀》、《贵妃醉酒》、《文昭关》、《战金山》共15出,近百名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此次演出重点推介2014级的毕业生同时老生、青衣、文武丑、花旦、武旦剧目丰富。既有《伍子胥》《珠帘寨》这样的经典唱工戏,也有《巴骆和》《摇钱树》这样鲜见于京剧舞台、场面精彩的传统武戏,五场演出可说是行当齐全,文武兼备,内容丰富。在演员与乐队的配合下,演出节奏紧凑明快,剧情发展和人物特点均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正是京剧系全体内外聘教师对培养京剧人才齐心协力、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地稳步提升。本次实践演出2014、2015、2016级京剧表演和京剧器乐专业同学积极配合演出,做好配演、伴奏、服务、接待等工作,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舞台风貌。学院舞台队的老师为此次汇报演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使得全部演出过程中前台后台秩序良好,充分显示出我院“一棵菜”的团队精神和优秀传统。在排练过程中,主教老师认真指导学生排练,学院的老专家们也非常关心京剧系学生的发展,王瑶卿先生亲传弟子、93岁高龄的京剧旦角名家于玉蘅先生低调到场观看,并对《贵妃醉酒》主演褚沣怡同学进行了亲身指导,令其受益匪浅,更为出色地完成了演出。28日,京剧系师生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梅兰芳大剧院,配合京剧艺术基金会完成了《珠帘寨》和《朝金顶》的演出。其中《朝金顶》一剧在原主演毕业的情况下,李亚莉、年金鹏、徐小刚、宋晓璞等老师,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为在校的低年级同学重新说戏、排练,顺利把这出挖掘剧目传承下来。

实践周期间,京剧系特别安排2017级京剧系新生班的同学们由辅导员朱林国带队,前往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观看演出。让新生感受师哥、师姐们的舞台风采,感受京剧系严谨规范的教学风格,“一棵菜”的团队精神。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对文化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讲话,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和引导下,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不断增强。而随着“十九大”的盛大召开和胜利闭幕,党和国家回首过去五年思想文化建设取得的十个方面的重大进展,又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作为新时期的戏曲人,作为戏曲教育从业者,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在实践周中的系列演出活动传递了富含正能量的忠孝仁义传统文化精神,为培育戏曲传承人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在校园中遍植戏曲文化沃土,重拾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提高了戏曲艺术在全社会的普及度、认知度、关注度和参与度,努力形成戏曲传承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