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交系开展“学生赴法国、香港参加2016年中国未来文化英才计划项目和创新创业菁英交流冬令营活动”交流会
为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国际文化交流的理解与认识,对海外短期游学项目进行总结,国交系开展“学生赴法国、香港参加2016年中国未来文化英才计划(CFCT)项目和创新创业菁英交流冬令营活动”交流会。参与项目的21位同学通过视频、图片、文字与大家交流分享活动心得。国交系2013、2014、2015级学生和部分教师参加了交流会。
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分别介绍了中国未来文化英才计划项目和创新创业菁英交流冬令营活动的具体情况和心得体会。中国未来文化英才计划项目分为理论培训和实地考察两部分,国交系8名学生与来自其他院校的14名师生一起开展了为期两周(2016年1月18日至31日)的活动。他们首先在天津音乐学院接受了《国际艺术节的定位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歌剧院文化及中外对比》、《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新课题》等与艺术管理及创意产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学习。随后,他们赴法国,在IESA巴黎高等文化艺术管理学院、瓦滋河谷省政府、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等地接受了来自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媒体、政府组织和基金会五大领域的世界顶尖专家教授讲授的进阶课程。他们还访问了法国的文化机构,参观了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巴黎美术馆、圣心大教堂、埃菲尔铁塔以及梵高故居的奥维尔小镇等巴黎著名的博物馆与文化建筑,法国主管文化艺术的高级政府官员和机构负责人参与接待和座谈。通过学习与交流,大家对法国艺术及艺术管理、文化产业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真切地感受到巴黎浪漫的艺术氛围。此后,他们又游历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四国,领略了各具特色的欧洲风情。
2016年1月26-30日,国交系13名学生与来自内地十余所院校及香港高校的青年学员一起开展了创新创业菁英交流冬令营活动。一百多位学员们参观了香港艺术中心、亚洲卫视、沙田文化博物馆、香港科技园等地,到香港演艺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做交流,在参观香港本地大学生实践项目的同时,懂得了创业的艰难与坚持的重要。不设围栏的学校、自负盈亏的社团使大家更加真切地看到香港各大院校做到了真正的开放。学员们以分组的方式,分别到中环、九龙塘、新界、深水埗、油尖旺、沙田、上水等地进行香港社区深度考察,从经济、文化、历史、教育等多个角度感受香港城市文化。大家在组织方的统一安排下,利用晚间时间集中做分享讨论,对于城市发展、大学教育、青年创业、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同学们在自由活动时间,也自发地游历考察并积极思考,通过内地和香港的剧场与演出类型对比,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大陆与香港在戏剧审美中的地域文化差异。活动最后,各个小组通过比赛的模式,对其创意想法做了精彩的阐述与展示。本次活动,也是内地多所综合性高校和艺术院校的本科、硕士、博士及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3级学生左思璐的创意展示“港觅app”获得了本次比赛的第一名的好成绩。
交流会最后,于建刚主任对此交流进行了概括总结。在展望未来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同时,也对国交系同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交流会是学生对于活动的自我总结,本次的交流会不仅是一次经验交流,更是自己所学的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应与日常课程融为一体,注意在阐述过程中的逻辑性与重点提要。第二,增强2015级同学对于两项交流活动的了解,希望他们可以通过各位参与同学的经验总结,在日后的交流活动中,有更充分的准备,有更大的收获。第三,活动参与需要专业视角与眼光,这两个项目,都是很好的教学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活动要知己知彼,要看到我们与综合类大学学生的差异:我们更加善于沟通与交流,而综合类学校学生对待问题与项目的严谨态度值得学习。第四,这几次交流活动应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同学们不能仅局限于现象观察与经历记忆,还需结合本专业学习,激发深层次的思考。第五,国交系将会继续为国交学子创造类似的学习机会,如继续开展的香港、法国项目、后续的加拿大夏令营活动,伦敦艺术大学与台北艺术大学的交换活动等,希望能为同学们创造更多的海外学习与交流平台。
国交系开展“学生赴法国、香港参加2016年中国未来文化英才计划项目和创新创业菁英交流冬令营活动”交流会,使国交专业的学生在了解了欧洲和香港文化的同时,更为深切的认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认识到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文化交流所面临的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明白了年轻一代的责任和重担。同时,为如何更好地参加以后的文化交流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