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扶持厦门实验中学京剧特色发展工作新学期正式开课
2016年2月15日,农历初八,我院派往厦门实验中学进行新学期京剧课教学的老师陆续抵达厦门,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提前进行准备。
今年初,我院继续教育部(戏曲艺术教育中心)在京举行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扶持厦门实验中学京剧特色发展工作教学研讨会,四位授课教师返京参会。通过老师们上一学期的教学反馈和总结,结合未来发展实际,学院为厦门实验中学新学期教学工作制定了包括京剧剧目课、京剧文化课、京剧社团课三方面的主要教学计划;四位授课教师利用春节假期认真编写了各自17周的教案,并通过与学院的反复沟通进行反复修改。
2月17日,厦门实验中学京剧特色班新学期第一堂京剧课开课。由杨树荣、张兰芳、沈利三位老师分班授课,通过《铡美案》与《豆汁记》两出折子戏的学习,涉及老生、花脸、花旦三个京剧行当;随后开展的京剧文化课,由青年教师郝丽媛授课,确保同学们在剧目课实践学习的同时在京剧文化方面也能有所提高、有所感悟。
回顾上一学期,我院扶持厦门实验中学京剧特色课程共计授课636课时。短短的教学周期里,就使得该校京剧班的教学成果日趋显现,京剧特色班的学生在第六届“国戏杯”全国学生戏曲大赛中获得京外中学集体组比赛一等奖;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该班同学在认真学习戏曲艺术的同时,文化课学习成绩也同步提高,在期末统考中,该班一举获得厦门市中学学校统考平均成绩排名第一的好成绩;骄人的成绩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了学校和家长极大的信心,消解了在普通中学开办京剧特色班是否会影响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的疑惑与质疑。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厦实中学京剧班的同学们纷纷表示新学期有信心在文化课与京剧课上将继续取得更好的成绩。厦门实验中学校长肖学也表示,厦门实验中学将坚持树立京剧文化,加强普及国粹京剧的力度,让京剧成为学校的艺术特色,让京剧类课程在本校的课程体系中发扬光大;今后,不仅学生要学,老师也要学,使京剧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代表,在厦实中学做到人人都会、人人都懂,实现京剧艺术在校园内的全面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