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研班召开专业评审总结会 专家学者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第六届青研班于10月14日开始第二学期的在京集中学习,10月21日召开了第一学期专业验收评审总结会。院领导周龙,国家京剧院京剧名家刘长瑜、沈健瑾,北京京剧院京剧名家杨少春、赵乃华,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刘连群,我院教授赵景勃、张关正、马玉章、陈国卿、李文才、谯翠蓉等老师,以及第六届青研班学员参加会议。青研班主任舒桐主持会议。
周龙副院长代表学院向各位老师对青研班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在众多艺术家的悉心指导下,在各位同学的努力下,在各兄弟院团的大力配合下,本届青研班开局良好,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专业教学上,要求所有学习剧目落实到院团进行汇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验收评审,打出分数写出评语。这样的严格要求与管理,使得我们深化了对于高级京剧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今天召开验收评审总结会是一次非常好的艺术交流的机会,希望各位专家对青研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提出意见,也希望大家对于第一学期专业考核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
与会专家畅所欲言,结合评审情况谈了很多感受并且对今后学习提出了要求。刘长瑜老师认为当下艺术创作领域充斥着各种庸俗、低俗、浅薄的东西,日前党中央召开了文艺座谈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号召全体学员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自觉以讲话精神引领艺术实践,同时建议学院同各院团加强协作,分清各自的权责以便落实好学习剧目的演出实践工作;沈健瑾老师认为本届青研班“要求严格、安排得当、激励学生、导师尽责、院团认真、支持配合、善始善终、初见成效”,建议同学们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既要补短更要扬长;刘连群老师认为本届青研班首次安排这样师生面对面的艺术交流是教学理念上的创新,通过观看学员的汇报演出感觉青年演员只有深化对人物的理解,表演上才能更好地控制节奏,才不会随意卯上;赵景勃老师提出每位同学要合理安排剧目学习计划,既要补充自己的短板之处,同时也要多多挖掘舞台上不常见的剧目,更要学习一些所在院团急需的剧目,这样才能将个人的学习理想与院团的剧目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张关正老师建议大家要在研究和思考中学习,要全面继承老艺术家的艺术,而不是简单的“模仿秀”,只有视野更加开阔地学习传统剧目才能做到激活传统。其他的老师也针对流派继承、把握表演控制力、戏曲理论学习等方面谈了体会,并对各位学员的演出情况进行了点评。老师们的发言中多次强调,希望全体同学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增强传承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使命感,创作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会后各位学员同参会老师进行了针对性的交流,听取评审老师们的看戏感受和意见。青研班在今后每学期的专业验收评审结束后,都会安排这样的交流活动,大家感觉这种师生之间的“谈艺聊戏”的方式,应成为“学戏”、“演戏”之后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