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第六届青研班第一学期专业汇报暨评审验收工作在各地展开

由中宣部领导、文化部和北京市教委主办、我院承办的第六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第一学期专业汇报验收工作于7月下旬开始,各京剧院团以专场演出、院内彩排等方式,将学员所学剧目进行集中展现。青研班班主任舒桐、秘书吴宇放弃暑假休息时间,组织北京、上海、云南、大连、黑龙江、江苏、湖北、天津、福建等地学员的18台专业评审考核工作。青研班还邀请刘长瑜、张曼玲、孙元意、沈健瑾、杨少春、赵乃华、杨乃彭、王涌石等各院团老艺术家,以及我院赵景勃、张关正、宋丹菊、陈国卿、马玉章、李文才、谯翠蓉等老专家参加评审工作。本学期青研班共安排了40余名京剧名家,为学生教授80余出京剧剧目,涵盖传统剧目、现代戏等大戏和折子戏。

本届青研班自今年3月开学以来,在上级领导和学院的高度重视下,严格规范文化理论课的学习,加大专业剧目课学习的评审与验收的力度,要求所学剧目在各院团必须安排实践演出,使学院的教学与院团的人才建设、剧目建设相结合。各地文化厅局及各京剧院团领导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每场汇报演出各地的主管领导均到场观看,很多院团在演出后马上召集座谈会,由授课艺术家以及评审专家对演出进行全面的总结。各院团普遍表示,中国戏曲学院举办青研班不仅仅是学员学习了一个剧目,更重要的是带动了院团的整体发展,本届青研班要求“学习一出戏、演出一出戏”,授课的艺术家们要到各院团排戏,不仅给主演说戏,同时还要给配演、龙套、乐队等说排,这样的安排最终受益的是所有演员。各地文化厅局认为,青研班的工作已经成为各院团的“院长工程”、“品牌工程”,一个演员带动了一个院团面貌的改变、一个京剧艺术带动了一地的文化建设和发展,青研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渐渐成为各地文艺院团建设的重要借鉴和参照。

参加评审的各位艺术家认为,本届青研班各项工作抓得紧、抓得牢,很多青年演员增强了学习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每位学员的学习剧目在考核过程中,均由授课教师、评审专家、各院团领导同时打分并填写专业评语,每位同学能够听到更多对自己业务方面的点评。同时,每位艺术家教授的学生请其他的艺术家进行考核,自己也可看到其他艺术家教授的学生,这样的“互比、互看、互学”的和谐学习氛围是本届青研班工作的创新点,希望这样的培养方式和考核方式成为常态化。各位评审专家感觉,各位学员通过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高,很多同学更是学演了对自己难度很大的剧目进行挑战,真正拓宽了自己的戏路、提升了自己的艺术水准。 青研班还将赴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河南、吉林等地组织考核工作, 9月30日前完成所有学员的汇报验收工作,并形成简报报送上级领导、抄送各相关院团。第二学期的集中学习将于10月中旬在我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