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我院专家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

6月14日至15日,我院教授周龙、张尧、刘小军赴重庆参加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戏剧类国家教学质量标准的讨论制定工作。

随着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的实施,教育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教育部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了制定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思路与要求。该标准将是衡量高等教育内容和结果、培养什么规格人才的重要依据,也是我国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指标。为了更加客观、权威地制定不同学科、专业的质量标准,教育部成立了不同学科门类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相关专家参与讨论和制定具有权威性的国家标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类高等学校的办学。戏曲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并具有独特的教育规律及行业特点,因此,此次教指委聘请我院戏曲专家张尧、刘小军参与制定戏曲类教学国家标准,正是体现了尊重戏曲教育的重要举措。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北大学等来自全国30多所院校的专家,大家在教指委主任委员周星教授的带领下,各抒己见、充分讨论。

戏剧组研讨由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吴为民、周龙共同主持,吴为民教授介绍了此次教育部在学科国家标准建设上的思路,特别说明了分类指导的重要性,也是戏剧教育制定自身行业标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尤其是戏曲教学是一个独特的类别,希望专家能提出更有效、权威的方案。周龙教授首先介绍了2012年国务院学位办进行学科调整后戏曲教育的发展状况,他从学理结构上阐述了戏曲艺术及教育的独特规律,包括戏曲音乐、戏曲行当、师资配备等方面的特点,说明了戏曲类人才培养标准单列的必要性;张尧教授介绍了戏曲剧种的特性、戏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国家标准中如何体现戏曲办学特色、戏曲办学的生师比、戏曲实践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以及戏曲办学经费的基本条件,重点说明了戏曲类办学的准入门槛;刘小军教授特别介绍了当前戏曲剧种和院团的比例关系,戏曲师资配备与空间的要求、戏曲教学的课程群中史、论、术的比例、戏曲导演的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三位教授还就戏曲与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的内涵及外延,中国戏曲与各剧种、剧种及行当的内涵与外延向与会专家做了细致的说明,引起了大家的争鸣和讨论。

此外,吴为民教授和中央戏剧学院郝戎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厉震林教授、沈阳音乐学院安怡教授、武汉大学彭万荣教授、东南大学王廷信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周小波教授和云南艺术学院汪克敏教授就戏剧类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科学性、权威性、针对性,戏剧人才培养的实践环境与创作能力的配备,戏曲办学的特殊性及国家标准单列的表述,不同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的不同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戏剧人才培养课程的区别,课程名称的统一性,如何给二级学科的人才培养标准留出空间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

此次会议由四川美术学院承办,罗中立院长及其他领导都到场致辞并予以祝贺,他们为各院校专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研讨、交流沟通的平台,还邀请与会专家参观了校园和本科生、研究生的毕业展览,使大家领略了四川美院开放办学的思路和丰硕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