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充分论证研讨,打造精品力作——我院继教部召开黑龙江省高研班教学实践剧目剧本研讨会

继上学期戏曲电视艺术片《鸟尊记》圆满杀青后,我院继续教育部于本学期伊始再次启动了高级研修班教学实践剧目的筹备工作。此次教学实践剧目是一部别开生面,描写黑龙江北大荒北京知青群体爱恨悲欢的话剧《爱在青春烂漫的日子》(暂定名,以下简称《爱》剧),该剧主创班底将由我院黑龙江省导演高研班和灯光音响高研班40名学员共同组成,这标志着我院继续教育部在全国艺术高等院校中独树一帜地在高级研修班教学工作中结合艺术创作开展教学实践,在非学历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艺术创作实践的探索与成果又进一步得到了巩固与发展。

《爱》剧由继续教育部原主任、高级研修班班主任邵宏超教授担任剧本指导,是我院黑龙江省导演高研班学员汤艳庭执笔创作的一部选材独特、构思新颖的以“革命与爱情”为主题和线索的正剧。《爱》剧的剧本确立,是建立在现实主义创作为主导和基础的前提下,结合黑土地文艺作品的文学艺术特色,它既不同于以往描写知青命运的“伤痕文学”作品,又避免当下“都市爱情剧”、“乡村爱情剧”的刻意与通俗,是一部充满人性突出、客观真实、视角独到而又弘扬“正能量”、引人深思、催人奋进的作品。

为了充分支持高研班学员的教学实践和艺术创作,努力把《爱》剧打造成一部超越传统意义上毕业汇报剧目的精品力作,继续教育部姚志强副主任高度重视该剧的前期筹备工作,力邀众多专家、学者,对该剧剧本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研究讨论。在高研班学员中进行多次内部研讨后,继教部先后于9月16日和9月25日,分别召开在京黑龙江知青座谈会和专家剧本研讨会,以确保该剧在一度创作环节的科学严谨。

9月16日的黑龙江知青座谈会,邀请到了来自北京城六区曾经到北大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代表十余位。当他们得知该剧编剧是一位没有经历过“上山下乡”的“七零后”年轻人后,深受感动与鼓舞,他们满怀深情地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出各自看过《爱》剧剧本后的真实感受。讲述过程中,他们或慷慨激昂、或热泪盈眶,或豪情万丈、或语重心长,一言一语中仿佛把与会者带回了40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红色年代,同时更为剧本提供了翔实生动的宝贵素材,直接促进了《爱》剧剧本第二稿的及时出炉。

时隔仅仅6天,继教部就将《爱》剧剧本第二稿送到了十余位专家的手中,以期从专业角度多方面征求意见建议。9月25日下午,在邵宏超老主任的主持下,针对《爱》剧剧本(第二稿)的专家研讨会正式召开,会议现场高朋满座、嘉宾云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世英,京剧研究所所长赵景勃,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泰斗郦子柏,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傅谨,导演系主任冉常建,导演系党支部书记、教授裴福林,戏文系副主任王强,北京电视台资深编导、我院继教部外聘教师王强,北方昆曲剧院导演、我院继教部外聘教师方彤彤等专家悉数到场;学院京剧研究所副所长张关正,表演系主任刘小军因为公务不能与会,也在会下专程转达了自己的意见。专家们针对《爱》剧剧本创作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畅所欲言、点石成金的剖析。大家普遍对该剧的创作立意给予肯定和支持,指出这是一部“能看出精品苗头的好戏”,与此同时,各位专家本着“精益求精、打造精品”的要求,从叙事结构、时代特征、人物塑造、矛盾冲突、受众心理、舆论导向等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具体层面出发,提出了许多具体修改和完善建议,为《爱》剧剧本早日成熟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所有参与一度创作的师生茅塞顿开、受益良多。

这两次座谈会与研讨会,既是对剧本修订及二度创作的一次宝贵的艺术实践活动,更是一次生动活泼、不可替代的教学实践活动。继续教育部全体工作人员与黑龙江省在我院学习的导演、灯光音响两个高研班全体学员参加了上述座谈、研讨活动,在专家们的关心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大家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和录音摄像等工作,会后仔细揣摩、充分吸收,满怀信心地为再次打造一部继续教育教学实践精品,推动我院在继续教育事业上规模、上档次、出作品、出人才,走上内涵发展的特色之路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