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音乐系召开戏曲作曲本科五年制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为了进一步提高完善我院一级学科音乐学学科建设,巩固我院特色专业即戏曲作曲专业在全国戏曲创作人才培养的优势地位,我院音乐系结合学院部署开展的“戏曲高等教育质量观大讨论”活动和特色专业建设,于7月3日下午召开了戏曲作曲本科五年制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此次论证会得到了戏曲界和音乐界各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与会的专家既有在我国戏曲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成就斐然的朱维英、海震、张建民、王大元、尹晓东、王亚勋、赵石军、王志明、徐小明等知名专家,还有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杨乃林教授、以及各教研室的负责人郭小虎教授、向民教授、吴粤北教授、黄蜀青教授等。学院教务处处长曹林教授、音乐系副主任牛长虹教授以及作曲教研室全体教师出席了会议。

论证会由音乐系主任谢振强教授主持。谢主任将戏曲作曲专业的开创建设历史和发展现状向与会专家做了简要介绍,并且就作曲本科学制延长至五年制的原因和必要性做了阐述。谢主任谈到,作曲专业是音乐学科领域的核心专业,学习内容涉及面广、学习要求高、成材周期长,国内音乐院校的作曲专业普遍大都是五年制,而我院戏曲作曲专业又有自身的特殊性,相较于普通音乐院校作曲专业,多出了关于戏曲音乐创作的内容。随着我院戏曲作曲专业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要求不断的提高,这就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学习精力,并且相关课程的设置和课时都要改革完善,与之相配套。作曲专业五年学制的设立也是针对这种需要作出的相应教学改革措施。

与会专家学者对教改的总体思路和培养方案普遍给予了肯定,并且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国家一级作曲、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尹晓东回忆自己当年的学习经历和切身的体会,认为学制延长以及课程设置调整,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很有益处。并且谢振强主任提出的“双主课”思路,也非常契合各剧团当前的用人需求。现各剧团都在进行戏曲艺术的发展尝试,多声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学生在毕业时既能创作传统板腔体的戏曲作品,也能够驾驭多声化的新剧,这种能力全面的创作人材就会是用人单位最需要的。

我院资深教授朱维英先生表示,学制改为五年,从现在的培养计划来看,能有利于学生更好更系统地学习作曲技术,可以更合理地计划配置教学内容,是非常及时之举。希望增加作曲学生实践创作的机会,并在课时设置上进行保证。

中央音乐学院作品分析教研室主任向民教授也表达了同样的意见,建议作曲学生与其它表演专业多合作,尤其是小型编制作品的创作,给双方学生创造便于实现的实践机会,通过这些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这类活动来看,对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央音乐学院杨乃林教授表示,戏曲作为中国艺术的一部分,地位极其重要,戏曲作曲又是戏曲音乐发展的基石。希望教学改革中明确培养目标,力求让学生毕业出来能学以致用,能迅速适应工作的需要。在教学中,要下大力度研究如何将西方的作曲技术与中国民族戏曲音乐艺术相结合。

中央音乐学院配器教研室主任郭小虎教授也认为,配器课程要注意避免西洋部分与戏曲专业脱节。应更多地考虑与戏曲学院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让学生的学习更能有的放矢,直接服务于学生将来的工作。

论证会气氛热烈,与会专家踊跃发言。音乐系教师也就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的具体问题与到会专家学者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沟通。通过此次论证会的召开,推敲和完善了作曲五年制培养方案,进一步确立了“拓宽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质量,坚持传统戏曲创作与西方作曲技术并举”的教学改革方向,为即将展开的五年制作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