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继往开来辞旧岁,德艺双馨迎新春----“封箱戏”火爆上演

1月26日晚,长安大戏院座无虚席、热闹非凡,备受广大戏迷观众关注和期盼的中国戏曲学院“封箱戏”演出《戏迷家庭》(第七本)、《十演九龙杯》在这里如约开锣,首都各界戏迷观众近千人一同观看了演出。此次演出由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栏目、中国戏曲学院、长安大戏院联合主办,北京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所承办,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上海京剧院和中国戏曲学院等15家重点院团和院校联合演出,历届央视青京赛获奖演员、我院青研班及流派班学员、各院团骨干演职员110人登台献艺,可谓全体动员,名家云集、强强联合,台上台下形成了充分有效的和谐互动。

本次“封箱戏”的上半场是保留剧目《戏迷家庭》(第七本),这是继往年六本《戏迷家庭》之后,在蛇年新春来临之际又请来各路英贤通力合演的反串大戏。著名编剧张永和携弟子肖艳杰创作脚本,编导组仍为原班人马,由国家京剧院青年丑行演员徐孟珂负责执排;演员阵容既保持了原有骨干,又增添了新面孔——老艺术家李鸣岩、孙毓敏携唐禾香、李宏、王岳凌、侯宇的师生组合,王艳、赵华的夫妻搭档,张建峰、张馨月等带来的老生青衣相互反串,川剧名家沈铁梅的跨剧种反串,谭正岩、徐孟轲、刘宸带来的群口相声等群体反串,以及朱世慧、李岩、朱强、倪茂才、侯丹梅、安平、魏积军、宋小川、包飞、常东等35位名角新秀的精彩表演,令台下观众开怀大笑、目不暇接,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下半场的《十演九龙杯》则是往年罕见的武丑重头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石晓亮、李丹、靳智棋、郝杰、王鹏飞、李鹤、时增帅、范玉、韩岩松、毕佳旺等来自大江南北的十个杨香武,以及杨光、黄齐峰、李扬分别饰演的黄三太、计全,电闪风驰的开打,轻盈飘逸的下高,灵巧飞动的跟头,处处姿态从容、尽展风采,令在场观众无不大声鼓掌喝彩,深深叹服。

尤为难得的是,此次“封箱戏”编导组煞费苦心地为演出增加适当的笑料和时尚表演元素,最新“神曲”《法海不懂爱》、风靡全球的“骑马舞”《江南STYLE》等最流行的歌舞形式均巧妙的融入其中,让观众开怀大笑的同时,又不感到生硬和牵强,充分体现了戏曲艺术的包容性和时代感,同时也秉承了“封箱戏”的梨园惯例,不拘常规,务求谐趣火炽的独特风格。历年“封箱戏”的策划组织和创作排演,均得到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本场演出,学院党委书记张凡、纪委书记张京山、副院长巴图均到场观看,学院老专家赵景勃、张关正、李文才和周龙副院长亲自在后台把场、催场,到前厅接待来宾,忙前忙后、不辞辛劳,让所有演职员和戏迷观众深受感动,备受鼓舞。

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所自2004年起,每年都要组织“封箱戏”的演出工作,至今已有近十年之久,在业内外有着戏曲版的“贺岁剧”之称,“封箱戏”团队先后组织创作《戏迷家庭》(一至七本),反串的《三不愿意》、《大溪皇庄》、《虫八蜡庙》,及大武戏《大泗州城》、《十五花洞》、《五五铁公鸡》、《六六铁公鸡》、《大白水滩》、《十演九龙杯》等一系列剧目。每年岁末,老中青三代艺术家都会在“封箱戏”里相聚互拜早年,并携手共同为广大戏迷观众恭贺新春,形成了当今梨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如今的“封箱戏”已经成为我国戏曲界每年春节之前必不可少、约定俗成的一大盛事,深受观众欢迎和业界好评,相信通过各级各部门相关领导的关心与重视,通过学院师生和戏曲界同仁共同努力,“封箱戏”这一历史悠久、意义深远的演出形式将会越办越精彩,我国的戏曲艺术和传统文化事业也会越来越红火。

据悉,此次演出实况将于2月3日,腊月二十三(小年)晚,在中央电视在戏曲频道《空中剧院》栏目中面向全球观众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