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校暨戏曲进课堂教学成果研讨会在京召开

1月19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报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指示精神,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戏曲艺术教育中心)具体组织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校暨戏曲进课堂教学成果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会议开幕当天,适逢农历腊月初八,也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腊八节”,近百位专家、学者、教师放弃周末休息的时间赶来参会。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张永新,我院党委副书记李世英、副院长周龙,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副处长王军,中国关工委公益文化中心主任李国强等相关领导,以及老艺术家、 国家级(京剧、昆曲)非遗传承人钮骠、沈世华,刘秀荣、张春孝;学院老教授赵景勃、张关正等相关专家出席会议,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从事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领导、专家、传承人,以及北京市各区县的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和相关媒体记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会交流发言。

研讨会于上午九点准时举行开幕仪式,学院继续教育部副主任姚志强同志主持会议,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世英致开幕词,他说:戏曲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卓越代表,其中的豫剧、晋剧、越剧、黄梅戏、梨园戏、闽剧、秦腔、阿宫腔、吕剧、柳子戏等剧种均已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昆曲、京剧、粤剧、藏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戏曲艺术是我国的“国粹”,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艺术瑰宝。做好以戏曲为代表的非遗传承工作意义重大,非常欢迎和感谢参会的领导、专家、老师关注并支持这项工作。

王军副处长随后在讲话中表示,在2008年推动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战略决策的基础上,2010年,教育部拟在全国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这项工作的“北京版”即为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校。北京教委将根据学校的文化氛围、教育条件、师资力量、学生特点等因素确定“非遗”校,并通过设置特色课程来传承非遗技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校园里得到持久深入的展示和继承。这次研讨会的召开,是及时的,更是有意义的,希望大家多多给予指导和建议。

两位主办单位领导致辞结束后,钮骠老师、刘秀荣老师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杰出代表做了发言,两位老艺术家饱含深情地回顾了自己从艺的经历与感受,同时也阐述了自己对于“非遗时代”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体会和建议,令在场所有听者无不动容,受益颇多。

随后,中国关工委李国强主任、文化部张永新司长、马盛德司长则分别从非遗传承对青少年下一代的教育意义,非遗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定位以及非遗传承的指导政策和具体实施途径等层面先后做了精彩发言,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非遗与戏曲传承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

开幕式结束后,研讨会随即进入专家演讲环节。中国戏曲学院图书馆馆长海震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红侠博士,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宋俊华教授,江苏教育学院音乐系副主任周振亚博士,浙江嵊州越剧艺术学校钱江南校长先后发言,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著名戏曲专家、非遗专家刘文峰教授最后奉上精彩讲演,专家们的演讲理论结合实践、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声情并茂、观点鲜明、内容详细,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为了生动展示非遗传承与戏曲进课堂的工作成果,专家演讲环节中,组委会还特别邀请了北京中关村一小的三位小同学,现场表演了京剧《八大锤》和《法门寺》的精彩片段,孩子们认真的表演、稚嫩的嗓音让在场领导专家和老师们十分喜爱,大家同时也看到了民族艺术传承发展的希望。

下午的会议内容,首先是北京市各中小学校代表发言,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门头沟区英冠艺德文化发展中心、海淀区中关村中学、海淀区西颐小学、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和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等六所中小学校的代表分别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了介绍和总结性发言。老艺术家刘秀荣、张春孝、钮骠、沈世华不顾劳累,全程认真听取了每一位代表的介绍,得知各学校领导、教师十分重视戏曲进课堂和非遗传承工作,且都形成了各自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四位老先生十分激动,在发言环节即兴讲话,并两度起身鞠躬,向大家致谢,与会代表则报以热烈的掌声,备受鼓舞,表示今后一定更加努力,不辜负老前辈的一片心意。

研讨会最后一项议程是非遗传承校评定标准的讨论,在姚志强副主任的主持下,在场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和教学督导专家踊跃发言,对现有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校评定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完善建议,姚志强副主任和组委会工作人员虚心听取,认真记录,并表示一定进一步做好评定指标的制定工作,确保指标的严谨性、规范性、权威性和可实施性。最后,姚志强副主任致闭幕词,他对各位与会代表全天的工作表示感谢,各位的观点、意见和建议都非常宝贵,组委会将在会后认真整理、总结,并将相关文章和发言稿整理出版,指导今后工作;同时,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关注支持中国戏曲学院,对继续教育部、戏曲艺术教育中心的各项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共同为非遗传承保护和戏曲继承发展贡献力量。

非遗传承校暨戏曲进课堂教学成果研讨会的召开,是在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育发展新问题、新目标的大好形势下,对北京市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领域的一次大展示、大交流、大推动、大发展,会上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必将进一步巩固戏曲艺术进课堂示范校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校的建设成果,让广大学生在学习戏曲的过程中,感受和认识传统民族艺术的魅力,提高对非遗艺术的正确认识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关注、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扎实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蓬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