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科研处举办2012年度北京市教委特色资源库建设项目中期成果汇报会

2012年12月14日-15日,我院2012年度北京市教委组织实施的特色资源库“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戏曲精品剧目”和“戏曲中的包公戏”两个资源包中期成果报告会在北京举办。著名戏曲理论家沈达人,中国戏剧年鉴评委俞赛珍,知名学者中国传媒大学周华斌、中央戏剧学院麻国钧,文化艺术出版社副社长沈梅,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郝荫柏、副教授陈建平,《戏曲艺术》编辑部主任曲谨春,基础教育部教师安康,研究所工作人员李菁以及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此次会议。我院基础教育部为本次会议提供了部分经费支持。

我院2012年度特色资源库项目总负责人是王绍军教授。“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戏曲精品剧目”和“戏曲中的包公戏”是该资源库中的两个主题资源包,负责人分别是我院基础教育部教师赵锡淮副教授和戏文系教师田志平教授。

会议开始,赵锡淮老师以PPT形式就建设成果向与会专家和老师们作了详细汇报。之后,田志平教授汇报了“戏曲中的包公戏”资源包的中期建设情况。

专家们对两个资源包建设成果给予了肯定。沈达人先生认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戏曲精品剧目”特色资源包的中期建设成果,将不同剧种的特色唱腔、精彩表演以视频形式清清楚楚地展现出来,不但使这些精品剧目最精彩的内容能够保存、传播开来,而且能够让观众通过这些精品剧目了解和感受中国戏曲的丰富多彩,因此该资源包成果价值很高。麻国钧教授认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戏曲精品剧目”特色资源包中期成果做的很用心,很精致。它把获得戏曲精品剧目称号的6个剧目最好的内容,按照北京市教委要求以图片、音视频和文字的形式,经过精心设计和艺术构思,精准地再现了精品剧目中的最为精彩的部分,并且让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他建议,这个资源包可以进一步深入推进。鉴于目前中国戏曲作品普遍缺乏外文版的情况,可以将建设好的资源包做成英文版推向海外,成为海外孔子学院的戏曲教材,以弘扬民族戏曲文化,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郝荫柏教授认为,作为教委主办的面对学校广大师生的特色资源库,“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戏曲精品剧目”特色资源包具有很强的资料价值,对我院各专业都非常适用。他希望,我院不仅要做获得精品剧目称号的剧目资源库,那些入围的戏曲剧目也应该列出来,等待下一期去做。

关于“戏曲中的包公戏”资源包项目,评委们普遍认为,目前该项目已经储备了丰富的资料,能够将项目做成精品。郝荫柏教授认为,本项目立足点抓得很好。其次,能够将收集到的大量包公戏这些资料作为客观记录集中保留下来,已经是一个成果了。麻国钧教授提出,这个项目目前的成果充分照顾到了全国各个剧种,历史纵深感强。同时他认为,可以增加历代包公戏的剧本书影,以及包公故里照片、碑文等作为背景材料来丰富资源包的图片资料。在对包公戏进行阐述时,可以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等。

除此之外,与会的其他老师也对这两个项目谈到了自己的意见。如沈梅老师提到如何解决版权问题,曲谨春老师提到的如何能够让图片与视频更好的结合问题,陈建平老师提出的包公戏脉络梳理问题等。周华斌先生还特地为“戏曲中的包公戏”资源包搜寻了一些相关资料,并交给了该资源包主持人田志平老师。

两个主题资源包负责人表示,一定会认真听取专家和老师们的建议与意见,对已经建设好的资源包内容进行调整完善。并将继续努力,带领项目组成员将资源包剩余部分内容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