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贯彻十八大精神,国戏艺教中心挂牌启动“展演月”

在全党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喜迎元旦佳节之际,有着200余年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北京湖广会馆迎来了一系列意义非凡的演出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协办,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教育中心具体组织实施的2012-2013年度“青年戏剧交流演出暨民族艺术进校园公益展演月”在这里精彩上演。

12月22日下午的湖广会馆大戏楼高朋满座,“展演月”首场演出暨启动挂牌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的百余名大中小学生和他们的校长、老师、家长以及文化、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嘉宾、观众近300人参加活动并观看了演出。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世英,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副处长王军,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李兵,北京戏曲博物馆(北京湖广会馆)馆长霍建庆,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戏曲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姚志强,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谢丹等领导出席演出活动,并为中国戏曲学院与北京湖广会馆合办“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教学实践基地” 和“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教育中心民族艺术传承基地”揭牌。仪式上,李世英副书记宣布2012-2013年度“青年戏剧交流演出暨民族艺术进校园公益展演月”正式启动,他介绍说,这次挂牌仪式和“展演月”的启动,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挂牌合作,标志着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戏曲艺术教育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艺术实践模式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形成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传播模式;本次展演,由继续教育部的学生领衔主演,同时邀请北京市各大中小学校师生免费观看,坚持了“公益原则、练兵原则、合作原则”;本次展演,还利用北京戏曲博物馆(北京湖广会馆)独特的地理优势,在欣赏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还将实地观看、学习有关民族文化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的史料、建筑和讲解;本次“展演月”,至少从五个方面达到了和谐统一,即实现了“展示我院继续教育部教育教学成果、锻炼学生舞台演出实践经验、推动戏曲进课堂工作深入普及、创新实践与合作演出模式、促进公益文化和慈善事业协调发展”,可谓多位一体、多方获益。

仪式之后的首场演出,行当齐全、流派纷呈,在场师生和观众无不被台上青年演员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有的学生边看戏边思考,边欣赏边模仿,台上台下和谐互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演出效果。演出过程中,一位来自昌平区的打工子弟学校校长对记者说:“非常感谢中国戏曲学院和中关工委的邀请,孩子们得知有机会来免费看戏,非常激动,早早就起床准备,一路欢歌笑语,看到舞台上精致的服装、美丽的妆容、精彩的唱念之后更是赞叹不已,纷纷表示以后要多关注戏曲艺术,也希望有机会能邀请到国戏的师生到自己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另一位刚刚参加过第三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的海淀区中学生则表示:“她把这次展演当做一次观摩学习、提高自己的机会,台上演出的《钓金龟》就是他自己参赛并且经常学唱的剧目,这次听到老师的讲解,又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演出,更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今后会更加努力学习、唱好京剧。”

据悉,本次“展演月”活动将贯穿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从12月22日起到1月20日的多个周六、周日里,国戏艺教中心都将如约在湖广会馆大戏楼等三家演出场所,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观众献上精彩的戏曲折子戏汇报演出。演出阵容全部采用亮丽的“青春版”和纯正“学院派”班底,由择优选拔的优秀青年学生担纲。演出剧目也充分考虑到青少年学生的接受程度、心理特征和欣赏习惯,精心排演了《扈家庄》、《钓金龟》、《闹天宫》、《三岔口》、《拾玉镯》、《闹龙宫》、《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秋江》、《十八罗汉斗悟空》、《卖水》、《廉锦枫》、《盗库银》、《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节奏明快、寓教于乐的经典传统戏。拒不完全统计,本次“展演月”将有北京市城区和远郊区县的数十所普通大中小学和打工子弟学校、爱心家园、孤儿院等教育、公益、慈善机构的2000名学生、家长、教师受邀观看演出,为全市包括弱势群体儿童在内的青少年学生体会国粹艺术、增强民族自信和接受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和绝佳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