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第五届“青研班”、首届“流派班”毕业工作会议
1月6日上午,第五届“青研班”、首届“流派班”毕业工作会议在我院召开。中宣部文艺局孟祥林副局长,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王丰副司长、刘玉普处长,我院周龙副院长,京剧研究所赵景勃所长,青研班班主任杜鹏,流派班班主任郑重华等领导老师,以及来自全国20所京剧院团的领导、流派班5个教学基地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周龙副院长主持会议。他首先将两班毕业工作作了整体部署,定于2012年4月中下旬举办4场流派班、9场青研班毕业汇报演出,在4月底举行两个班的教学研讨会及毕业典礼,同时中国戏曲学院将会与各院团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好毕业公演。
赵景勃老师传达了中央领导对于毕业公演的重要指示,认为此次演出标志着新一代京剧人开始接班,这批年轻的京剧演员有特色有亮点,通过毕业公演要“展其所长、突出亮点”,剧目的安排要少而精,要有观赏性,要体现青研班、流派班的教学成果,同时也要体现新一代京剧人的精神风貌。 青研班要在3月份进行各地的汇报演出,4月份进行集体汇报,要将教学同人才建设、剧目建设有机结合;流派班学员要在毕业后,集中精力备战青京赛,希望有更多的演员脱颖而出,选拔优秀人才输送到青研班继续深造。两个班一起举办毕业典礼,就是要求我们认真总结人才选拔、培养方式及推广宣传等方面的经验,从而推动京剧艺术不断地发展。
郑重华老师对于流派班教学及毕业工作进行了安排,要求各院团在3月底前完成流派班第三学期教学与汇报工作,4月上旬进行毕业演出排练,希望各院团领导安排好本院团的演出计划,避免同毕业演出发生冲撞。
针对青研班的演出,周龙副院长同各院团领导进行了沟通,对于演出计划的安排、加强宣传力度、统一录制规格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同时建议流派班也可在各地先期进行汇报演出,然后在北京进行集体公演,通过《空中剧院》等媒体进行精心录制,以便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并且希望各院团领导将青研班、流派班的人才建设工作经验与体会进行总结,能够在教学研讨会中进行广泛的交流。
各个院团领导、教学基地负责人也纷纷发言,感谢各级领导对于京剧事业、京剧人才建设的重视,都各自上报了演出计划,并表示一定将毕业演出同各院团演出进行结合,圆满完成毕业公演,使所有青年演员都能展现出亮丽的色彩。
王丰副司长表示,京剧已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艺术学在国家级的学科门类中已经成为一级学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京剧艺术的振兴与发展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两班的毕业演出也体现了京剧教育的高质量与高水平,希望将教学以及院团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进行细致地总结与归纳,从而更好地指导京剧艺术的发展。
最后,孟祥林副局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做好两个班的毕业公演工作,是贯彻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最好体现,希望会后各院团领导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将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并抓好落实工作,将所有演员的演出进行精心组织和充分展示,真正将指示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孟局长表示,中宣部和文化部将同各地的宣传及文化主管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以保证各地演出的顺利进行,并且感谢各院团领导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