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京剧音乐史诗《长征组歌》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
11月6日晚,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内鼓乐铿锵,座无虚席。在全党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引领下,在全院各系部通力合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2011第四届“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活动之际,我院实验剧团参演的京剧音乐史诗《长征组歌》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学院领导张凡、杜长胜、张京山、巴图、周龙等与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各界戏迷观众两千余人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演出。
京剧音乐史诗《长征组歌》,作为我院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献礼剧目和学院重点代表性剧目之一,得到了学院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学院院长杜长胜、党委书记张凡亲自挂帅担任出品人、总策划;副院长周龙担任艺术总监、导演;副院长巴图担任党史顾问;音乐系、京剧系、表演系、舞美系、教务处、演出管理中心、教学服务中心、宣传部等各部门同心协力、密切配合,有效地保证了演出的高水平和高质量。该剧的排练与演出,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紧密结合,历练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艺术创作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它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推进戏曲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打造民族音乐文化精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京剧音乐史诗《长征组歌》根据1965年8月1日首演的,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肖华将军作词的经典红色史诗《长征组歌》改编而来,该剧还特别邀请了肖华将军的夫人王新兰女士担任顾问。该剧构思新颖、编排独特,在保证红色革命题材的恢弘气势的同时又不失京剧本体音乐的无限魅力,充分地体现出京剧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时代精神,演出大胆采用京剧各行当流派结合少数民族曲调的音乐风格,借鉴戏剧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中历尽艰难、英勇战斗、胜利会师的伟大历程,使这部红色经典史诗首次出现了更加多彩的“京剧版”。自首演以来,我院全体参加人员坚持边演出别学习,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提高的理念,充分发扬“长征精神”,克服困难、精益求精,在经过多次修改完善、集思广益和精心打磨之后,节奏更加紧凑、叙事更加明快、气势更加震撼,力达完美境界。
该剧6日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精彩不断、高潮迭起,晚七点三十分,舞台大幕徐徐拉开,造型大气、层次鲜明的“军旗飘扬”式舞美设计,不断呈现艰难行军、战斗场面的LED高清屏幕,配合着合唱团全体师生整齐划一、英姿飒爽的工农红军装束和配器齐全、气贯长虹的民乐团演奏,一开场就让观众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澎湃、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主要演员张慧芳、魏积军、张建峰、丁晓君、郭瑶瑶、翟墨、马力、谈元、张茜等都是以不具名的红军战士身份出现,在由马骏指挥,耿连军、王彩云、宋显慧、董鑫等领衔的乐队配合下,采用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方法,一曲曲一幕幕地不断展现出一幅幅永恒的历史画面,在场观众无不被演员精彩的唱念做舞所吸引,被整齐震撼的精彩演奏所折服,被恢弘大气的舞台效果所感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全程,多达四层的观众席中,两千余名观众无人分神、走动,屏住呼吸认真的注视着舞台,一幕又一幕的精彩演唱和演奏引得观众掌声、喝彩声延绵不断、此起彼伏。尤其是演出接近尾声时,一面巨大而神圣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从天而降,徐徐展开,布满舞台,于此同时,随着雄壮的乐曲响起,台上全体演员与所有在场观众庄严肃立,共同高唱《国际歌》,越发使得演出场面震撼、气势恢宏、激荡人心,更有一些观众被感动得边流泪边动情歌唱“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就连观众席边的剧院服务员都禁不住由衷赞叹:“从歌剧院启用以来都极少见到这么振奋人心的感人场景,太精彩了!”。演员谢幕之后,大量观众仍然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场。
演出结束后,学院党委书记张凡、院长杜长胜等到场领导悉数走上舞台,亲切慰问演职人员,并与参加演出和保障的全体师生合影,共同庆祝京剧音乐史诗《长征组歌》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大获成功。
本场演出结束后,京剧音乐史诗《长征组歌》剧组近300人的全体演职人员将立即赶赴湖北武汉,于11月13日晚为正在那里热烈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献上精彩的祝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