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京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案论证会召开

6月23日,京剧系组织召开“京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案”座谈会,邀请了部分京剧表演专业和京器专业的离退休教授和在职教授代表共同进行论证。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按照学院十二五规划和学院第一次人才会议关于京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京剧系从今年4月中旬启动京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案的调研和论证,截止6月中旬完成了第五稿。此次创新方案由主管教学周龙副院长牵头,京剧系主任张尧、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顾玉杰和副主任舒桐负责具体方案的制定。在此期间,围绕方案的思路和细节京剧系采取了问卷调查、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包括对在职、返聘和外聘教师,以及在校生等,多方面了解群众对创新方案的意见,力争做到方案的出台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出席座谈会的领导有副院长周龙、院纪检副书记刘景余、人事处处长李钢、教务处副处长耿光印、科研处副处长王绍军、基础部主任梁建明,离退休教授代表谢锐青、钮骠、曲咏春、陈国卿、马玉璋、陈琪、谯翠蓉、曹宝荣、洪伟,以及京剧系艺术总监李文才、京剧表演教研室主任李丽萍、京剧器乐教研室主任杜凤元、实践教研室主任耿连军、年金鹏,在职教授代表张晶、田冰、马勇等。

        会议由张尧主任主持。首先,周龙副院长介绍此次改革创新的背景和指导思想,强调创新的目标是为了创立更加符合京剧教育规律的机制,培养更多优秀的京剧人才,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张尧主任代表京剧系领导介绍了此次创新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创新方案”、“课程创新方案”和“招生创新方案”,其中,“教师创新方案”又包括了“教师挂牌制”、“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和“教师乐队改革”等内容。舒桐副主任对相关方案的细节做了进一步的补充。

        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围绕京剧系三大创新方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尤其对“教师挂牌制”的推出表示支持和赞同,认为这是大势所趋,是学院推进京剧人才培养,打造京剧名师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这个机制,将进一步明确京剧教师的资质和准入标准,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专家们强调这种机制犹如学校在教学上的“立法”,一旦实行就要严格执法,绝不能搞形式主义。此外,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考核,为教师搭建平台,提高教师的知名度。

        在“课程创新方案”方面,基础部主任梁建明针对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的课时、授课方式、考试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良好的改革建议;在“招生创新方案”方面,刘景余副书记和耿光印副处长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了一些补充建议,包括评分办法、免试政策等;针对“教师乐队改革方案”,京器专业的专家们表示大力支持,并对细节上进行丰富和补充。

        整个座谈会气氛热烈,专家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虽然窗外暴雨滂沱,但丝毫不影响大家对创新方案的热情。最后,张尧主任做总结发言,他说,专家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为各项方案的推出统一了认识,为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