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附中为学院建校55周年献上精彩节目
附中民乐专业始建于2000年9月,在学院院领导的支持、附中校领导及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短短的5年,附中民族音乐专业学生数已经达到214 名,14名专业教师的规模。
携民族器乐精华、扎根于国粹京剧的沃土之中,孕育具有现代气息的雅致、古典的新民乐,是附中民乐学科办出自己教学特色所要走的一条路。
此场音乐会由9首乐曲组成,演出的首曲曲目是:京剧音乐作品《梅花韵》,此曲旋律优美,起伏跌宕,既保持了京剧的风韵,又有一定的创新。接下来京剧清唱《娄山关》,是张君秋先生利用张派唱腔的特点为毛主席诗词《娄山关》谱曲,今天由附中的4名学生演唱出来,体现了人民对一代伟人的怀念。《华丽》是青年教师杨阳演奏的古筝独奏曲目,此曲由日本作曲家三木稔作曲,乐曲表现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山花烂漫、春意盎然的华丽景色与勃勃生机。京胡、扬琴与打击乐的《文武场》是以京剧音乐为素材,施以现代创作技法,将京剧的文武场做一番新的演绎。在对京剧演奏方式的处理上,亦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旋律,力图在创作上有所突破,展示一种概念上全新的京剧“文武场”。《双阙》是著名作曲家谭盾为二胡和扬琴创作的二重奏曲。两件乐器,二胡与扬琴两个声部平行发展,相互补充配合十分默契。特别值得一提地是弹拨乐《中外乐器连奏》,全部由附中民乐专业的学生演奏,将《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井冈山上太阳红》、《野蜂飞舞》、《马刀舞曲》四首乐曲巧妙地连接起来,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掌声不断。由民乐专业教师合奏的《戏》是专门为中国戏曲学院 55周年校庆而作,乐曲吸取了戏曲元素,用传统手法创作而成。全曲主要以轻松诙谐的曲风体现校庆的喜庆之意,其间插入两段优雅流畅的旋律,宛如人们心中闪现的对善良本性与美好艺术的渴望和追求。唢呐独奏《欢庆》是根据山东民间曲牌《开门》衍变而成的一首变奏曲。该曲具有典型的山东民间风格和浓郁的山东乡土韵味。接着又演奏了京剧《铡美案》选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最后一曲是由附中百名民乐学生伴奏的琵琶协奏曲《高原魂》。指挥由特邀中央音乐学院孙维熙教授担任。该曲由《黄土魂》、《别亦难》、《高原欢》、《故乡恋》四部分组成。音乐风格朴实流畅,拨法细腻,使人进入对故乡无比思念的意境。曲文军的精彩演奏与同学们的协奏将整个晚会推向高潮。
2005年11月3日,学院剧场举行了附中《京剧传统折子戏专场》演出。整场演出由 8出折子戏组成,分别是:《贵妃醉酒》、《李陵碑》、《赤桑镇》、《打金砖·太庙》、《蜈蚣岭》、《昭君出塞》、《新安驿》、《虹桥赠珠》。他们出色的表演,得到院领导、专家及师生们的喝彩,整场演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
2005年11月7日晚,在学院剧场又举行了附中《音乐舞蹈晚会》。本场演出是附中自1997年开设的舞蹈专业学生和2000年开办的民族音乐专业师生的演出。舞蹈节目有蒙族舞蹈《奔腾》、古典舞蹈《旦角》、汉唐舞蹈《踏歌》、汉族舞蹈《俏花旦》、傣族舞蹈《雨竹林》、苗族舞蹈《苗女》。民乐节目有大合奏《梅花韵》、二胡与扬琴合奏《双阙》、弹拨乐合奏《中外乐曲联奏》、唢呐独奏《一枝花》、高音三弦独奏《夜深沉》、琵琶协奏曲《高原魂》。最后是年初赴日本爱知世博会演出的大型京剧歌舞《盛世华章》,表现了京剧的恢弘大气,富有感染力。
正值中国戏曲学院建校55周年之际,附中为母校华诞献上了一台台精心准备的节目,演出收到了良好效果。附中全体师生正遵循着杜长胜院长在学院55周年华诞之际,为附中的题词:“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民族艺术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团结协作,为把附中建设成为全国优秀的艺术中专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