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艺术院校艺术学学术研讨会在我院举行
这次会议我们邀请了全国高校艺术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的彭吉象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周星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的王宏建教授。他们分别在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作了主题发言。彭吉象教授做了《艺术学的发展前景》的报告,呈现了艺术学学科发展的美好前景。在报告中,彭教授强调,艺术尽快升级为学科门类,是实现教育“三个面向”的需要,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需要,是培养艺术人才的需要,也是适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同时它也是经济发展转向创新型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体现精神文明的需要。目前中国艺术学学科存在的特殊性问题主要在于,中国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体系复杂、成就辉煌,要让艺术作品体现出中国艺术精神,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用现代的艺术语言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如果说艺术学的研究曾经是雾里看花,听了彭教授的讲解我们感到未来的艺术学前景美好,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周星教授做了《中国艺术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艺术学学科现状和对艺术概论课程的思考。周星教授认为,当代社会的发展为艺术学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使得艺术学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目前,艺术学的观念变化对新形式下的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应区别不同艺术类型的教育方法,拓宽艺术教育的范围,改变艺术传播的模式,还要利用艺术教育实现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他从艺术招生、学科门类调整、艺术硕士的培养方面对艺术学扩展后的格局和形势做了具体的分析。在艺术概论课程建设方面,周星教授认为应对教材的框架、内容、东方艺术理论体系的建立及阐释、艺术新形式的归纳与认知、受众分析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王宏建教授主编了在全国影响广泛的艺术概论教材,他针对教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同样是针对艺术学研究的真知灼见。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作主题发言的还有我院的谢柏梁教授和吕景云教授。谢柏梁教授的发言充满传统文化的底蕴,为我们描述了艺术的爱国主义和诗意的民族主义。吕景云教授作为长期从事艺术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也对艺术学的研究提出了自己建设性的意见。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陈建男老师代表所有参会来宾发言,对我院为艺术学研究者和艺术学课程教师提供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机会表示感谢。
我院杜长胜院长和巴图副院长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致词,欢迎远道而来的嘉宾。杜长胜院长详细介绍了我院艺术学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目前艺术学发展的实绩,提出了本次大会的两个主要议题:如何加强艺术学学科建设问题的探讨以及如何有效改革;完善新形势下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艺术概论课和马列文论课的教学问题。巴图副院长代表中国戏曲学院对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各校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给予各艺术院校在艺术学学术科研建设方面带来启发,不断强化培育学科研究的氛围。他表示,中国戏曲学院将以这次会议为起点,依托学科目录调整后的优势,以更开放的胸怀和态度支持艺术学学科建设和教学的提升。
参加全国艺术院校艺术学研讨会的校外正式代表二十六名,参会的教师和学生代表总数超过五十人。会前共收到正式论文20篇,还有一些代表在会上临时发言,也作了充分的准备,准备会后整理再提交给大会,以备将来结集出版。这次会议的论文不仅很具专业性,而且有很广阔的理论视野和非常敏锐的问题意识。在这次大会上,大家彼此的交流,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
在四个单元议题的讨论中,来自全国十八所院校的专家学者们畅所欲言,互相切磋,在艺术学学科的理论前沿、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在相关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本次会议的各单元讨论中,既有对艺术学经典理论的阐述,比如上海戏剧学院的朱国庆教授的“吾心论”,讲得激情洋溢,神采飞扬;也有山东艺术学院田川流教授站在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前沿视野上提出的经过深入思考的相当成熟的见解;有象西安美术学院的赵农教授这样的艺术家,以艺术的气质引领艺术的教学状态;有上海音乐学院的杨赛老师以如此迷人的讲话方式,令在座的各位或惊讶、或欢笑,回味不已;吉林艺术学院的李松吉教授谈到了课程设置的大胆创意,很有思想,很有魄力,也很值得尝试;南京艺术学院的刘晔老师的讲述如春风拂面、细腻感人;北京舞蹈学院陈建男老师的课程设想让我们体会到一个知识女性的理性和智慧;北京服装学院的杨道圣教授以特有的艺术感染力讲解艺术社会学的建构,将艺术从神圣化的氛围中解脱出来;中国戏曲学院的傅谨教授给我们建构了一个向下兼容的艺术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讲究心智和身体的兼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山东艺术学院的刘志老师、陈凌老师对艺术学的教学提出了全面、深刻、独到且具有操作性的见解;中央戏剧学院的杜鹃老师从唯美主义的精神出发,试图美化我们艺术学课程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我们的教材;北京舞蹈学院的田冬云老师主张教材要博采众长,要实现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令我们深受启发;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的王永恩老师、胡娜老师分别在会上发言,王永恩老师对接受美学这一方法论的运用得心应手,并在戏曲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胡娜老师对艺术经济学的关注开阔了与会代表艺术研究的思路,对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考;中国戏曲学院的梅晓红老师以生动感人的方式讲述她的艺术概论课程实况,并展示学生作业。北京电影学院的胡玉香老师针对电影学院学生的情况,给我们的艺术概论教学提供了一个个案,也使得我们从电影学院这个窗口思考艺术学教育的困境;此外中国音乐学院的周稣老师、上海戏剧学院的黄意明老师也非常有见解,他们以独特的话语方式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些非常精彩的思想。
在这次会议上,资深的专家学者虚怀若谷,新锐的艺术学工作者卓尔不群,大家在互相倾听、互相学习、彼此分享的和谐状态中度过了会议的分分秒秒。艺术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艺术学的研究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不断的探讨之后,它总会带给我们一种历尽沧桑的彻悟,那就是我们都希望艺术的精神可以发扬光大,不管是照耀我们的学生,还是照耀人类前行的脚步。也许“只堪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但对艺术永恒的追求将是各位艺术学学人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