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承鼓岭缘”2025中美青少年戏曲文化体验活动举行
为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的倡议,深化中美人文交流与青年互信,由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主办的“戏承鼓岭缘”2025中美青少年戏曲文化体验活动于7月14日在中国戏曲学院举行。来自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合唱团与风声合唱团的67名青年齐聚国戏,以戏为媒,以艺为桥,共同开启一场跨越文化与国界的青春之约。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党组书记王禹,学校党委书记李必友、院长尹晓东,以及美国风声合唱团团长马克·史蒂文·哈伯德(Mark Steven Hubbard)、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音乐系主任托马斯·凯克(Thomas Keck)、校合唱团指挥玛格瑞特·温切尔(Margret Winchell)等出席。此次活动是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框架内活动。
尹晓东代表学校对美方青年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全国友协、市友协在深化中美民间友好、推动青少年人文交流等领域作出的卓越努力和重要贡献表达敬意。他由衷希望这场跨越山海的相聚,能成为美国青年朋友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可爱的中国的一扇新窗,能在彼此心田播下理解、尊重与友谊的种子。尹晓东表示,中国戏曲学院愿与各方携手,为中美两国青少年架设更多互学互鉴、相知相亲的文化桥梁,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展现国戏担当。
马克·史蒂文·哈伯德在致辞中表示,很荣幸受邀参观中国戏曲学院,体验戏曲文化,真切感受到了中国首都人民的爱和友谊,期待接下来的时间能更好感受北京的热情与友好。
在交流演出环节,我校学生表演的戏曲身段《春语蝶序》尽显古典意境,昆曲《牡丹亭·游园》柔曼婉转、余音绕梁,京剧《扈家庄》与河北梆子《借扇》通过扈三娘和孙悟空的经典形象展现戏曲多元魅力,川剧《变脸》中瞬息万变的脸谱引得美方青年惊叹连连,戏曲形体功法展示《潜龙破阵图》刚柔并济、整齐划一,彰显戏曲艺术生生不息的活力。美方南卫理公会大学合唱团和风声合唱团现场献唱《Flower to Kindness》《We Are the World》,和谐纯净的声线、真挚饱满的情感,为这场交流写下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注脚。来自不同民族文化土壤的音色与旋律在相互映衬中,凸显各自独特的魅力,共同成就一幅相知相亲、和合共生的文明互鉴画卷。在互动与体验环节,我校表演系研究生带领美方青年分别体验了水袖、折扇、马鞭等戏曲身段,多名美国青少年踊跃登台学习,现场欢呼声与掌声此起彼伏。
在交流环节,一个未经彩排却撼动心灵的瞬间将活动推向高潮。当熟悉的《茉莉花》旋律悠然响起,中美青年心灵相通,同声歌唱这首传唱世界的中国民歌。歌声超越语言的障碍与文化的差异,化作一条流淌着理解与友谊的溪流,浸润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田,以最朴素、最动人的方式,为这场文明对话谱写了最温暖、最深刻的尾章。
“戏承鼓岭缘”2025中美青少年戏曲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展演、讲座、互动三维融合的丰富形式,让美国青年沉浸式体验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相信这次难忘的文化交流,必将成为中美青年增进理解的新起点,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新动能。期待这些青年使者将中华文化的瑰宝带回美国,让戏曲艺术成为连接两国人民心灵的桥梁,共同谱写中美文化交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