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国戏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京剧流派传承:发扬其美学精神和艺术风骨(文旅中国 2020-01-15)

为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诞辰120周年,推动“京剧荀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1月12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与北京市荀派艺术研究会共同举办的“纪念荀慧生诞辰120周年暨荀风毓骨:京剧荀派表演艺术的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戏剧家协会、国家京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等单位的戏曲艺术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荀慧生是荀派艺术的创始人,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并称“四大名旦”。荀慧生一生演了300多出戏,代表作有《元宵谜》《玉堂春》《棋盘山》等。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冉常建在致辞中说,京剧表演流派是继承性、创新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是京剧艺术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传承京剧表演流派,重在传承发展其美学精神和艺术风骨。”冉常建说,荀慧生先生受业或求教于庞启法、乔蕙兰、李寿山等名家大师,打下了梆子、昆曲、京剧、青衣、花旦等多方面深厚艺术基础,在其风华正茂时,尝试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在固定的程式中注入人物个性化的生命和灵魂,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可歌可泣、令人敬重的女性人物形象,最终创造了独具特色与风格的荀派表演艺术。

今年也是荀慧生先生亲传弟子、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从艺70周年。在数十年的京剧表演艺术生涯中,孙毓敏不仅学习和演出了《红娘》《玉堂春》《勘玉钏》《杜十娘》《金玉奴》等众多荀派戏,她还根据荀派艺术的特点和自己的理解研究,创作了《姐妹缘》《宋宫奇怨》《一代贤后》《痴梦》《狮吼记》等一系列新剧目,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美妙的艺术形象。同时,孙毓敏长期致力于宣传弘扬荀派表演艺术,不辞辛苦潜心培养戏曲后辈,并勤于著述,仅研究荀派艺术和自身表演的著作就近20余册。

对于孙毓敏对荀派艺术的传承发展,荀慧生先生的长孙荀皓表示感谢,他认为,孙毓敏所创的新戏新腔,做到了旧中有新、新中有根,不脱离荀派艺术的风格和精粹,系统完整地归纳了荀派艺术的唱腔真谛,非常可贵。

“流派传承,如果仅是几出戏的传承,我觉得这是表面化的。真正的传承和弘扬应该是一种创造精神的传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谭志湘认为,任何流派的产生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如果墨守成规,不注入新鲜血液,这样的流派可能就岌岌可危了。

电视剧《荀慧生》编剧,刘纪宏说,流派剧目是大师们用情感和对戏剧的追求以及丰富的演艺凝聚成的经典。他建议,京剧艺术的传承一定要在人物塑造上多下功夫。

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教师李艳艳师从孙毓敏学习研究并传承荀派艺术已近20年了。她表示,在此过程中,她体会到了荀慧生大师在艺术创作上强调的现代审美意识趋向,荀慧生大师将各地方剧种甚至其他门类艺术的精华成功地融入自身的表演艺术之中,尤其注重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强化表演带入感。

李艳艳说,荀门中的孙毓敏、宋长荣等一众艺术家,正是遵循了荀慧生大师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的艺术理念,才有了当代荀门一树多枝、繁花似锦的景象。“荀慧生大师对于流派传承与发展的科学理念,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并审视当下。”她说。

本端融媒体记者 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