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主讲思政课 “艺术拯救了我”(千龙网 2019-05-22)
千龙网北京5月21日讯(记者 纪敬)“艺术拯救了我。”濮存昕意味深长地说,“要不然,我是西城区西长安街办事处街道工厂糊纸盒的。”
5月21日晚,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曾任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濮存昕,在中国戏曲学院为艺术院校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思政课,分享了自己的艺术心得和人生感悟。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向濮存昕颁发了北京市教工委市级思政课授课聘书。(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1969年,濮存昕来到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在黑龙江的八年尝尽生活的艰苦,也从来没有断过对艺术的追求,坚持舞台表演、布景、唱样板戏……充满了青春的回忆,“受过很多委屈都挺过来了,考验了我的承受能力,对社会有了重新认识。”而后他回到北京的时候考入了空政话剧团,自此成了一名深受人们喜爱的话剧演员及影视演员。
“我觉得今天,年轻人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身上唯一缺的不是本事和专业,而是承受痛苦和压力的能力。扪心自问,我比父辈还差多远,我今年66岁还要进步。”濮存昕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在学校学本事学专业,就是往银行里存钱,趁着学校有大块儿的时间阅读,让眼睛跟文字有亲切感,看着字传递到嘴上。你跟文字没有亲切感,说话就没有内涵。”
5月21日晚,濮存昕在中国戏曲学院上了一堂名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思政课。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一旦上了台拿着台词,你怎么把别人的话当成自己的话,怎么把角色当成自己。”这是很多从事表演艺术的学生都很关心的话题。濮存昕在电影《鲁迅》中扮演鲁迅,鲁迅身高不到1.60米,和濮存昕的形象并不符合,但是怎么演鲁迅先生?除了化妆帮助进入状态,就是要放松自己,进入摄制组的所有空间,有一种共融心态,越来越进入角色。台词很重要,把人物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戏曲行业就这样,唱是就是活儿,你唱好了身段能跟上就能演戏。”
濮存昕不仅分享了表演经验,还总结为“文艺先打基本功,成角必有自己的活”。从事文艺工作,要先打基本功,先跟老师学然后创新,把自己摆进去这就是创新,这是最基本的创新标准。濮存昕谈到,推动艺术发展是自己永远不变的初心,而为人民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是自己的使命。他还结合自己参与的众多公益活动告诉大学生们,艺术需要生活基础和生活支撑。
5月21日晚,濮存昕在中国戏曲学院上了一堂名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思政课。(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据悉,有来自中国戏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北京艺术类高校的学生和思政课教师聆听了本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