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国戏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阎派武旦研习班”开班 继承阎派提升武旦技术(千龙网 2019-05-06)

千龙网北京5月6日讯(记者 纪敬)今年恰逢阎世善诞辰100周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武旦(阎派)表演人才培养研习班在中国戏曲学院开班,武旦名师苏稚、谯翠蓉为艺术指导,来自全国17个京剧院团的20位学员将集中深入研习阎派艺术。

5月6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京剧武旦(阎派)表演人才培养”在中国戏曲学院开班。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继承阎派艺术

推进武旦技术

阎岚秋为京剧武旦表演艺术的重要开拓者,阎世善、班世超、宋德珠、陈金彪、李金鸿等武旦名宿都曾受教于阎岚秋。阎世善为阎岚秋大师的亲侄及亲传弟子,延续了阎派正宗的表演风格,阎先生培养了诸多优秀武旦艺术人才,并整理排演了代表剧目。

“阎世善被称为布衣男旦,一身本事一世低调。对京剧艺术高标准,对青年人永远谦和,有求必应不求报酬。”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景勃谈到,“武戏不景气就会影响四个行当——武生、武旦、武丑和武花脸。50、60年代时有丰富的武旦戏,而现在武旦戏有点单调,技术有些老套。这个研习班除了学习经典剧目,还开设了武打设计班,这个很好,需要技术革新来推进武旦艺术。”

提升专业水平

女演员难度大

该项目负责人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副教授李亚莉介绍,阎派为京剧武旦艺术风格的本源,该研习班以阎派经典长靠武旦代表作《女杀四门》,及短打武旦代表作《锯大缸》为教学剧目,深入学习长靠武旦表演的“靠的运用”、“长靠大刀下场”、“长靠枪下场”以及短打武旦表演的“出手功”、“旱水”、“鞭下场”等技巧、功法,加强青年演员对阎派风格及人物塑造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京剧武旦的艺术水平。

“选择武旦比起别的行当更加辛苦,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讲难度更大。武旦是由男性创造的行当,男性的爆发力和优势更大。而解放后女生学习武旦,由女生完成男性的高难度动作,又要呈现出相应的审美,就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开班仪式上,戏剧理论家傅谨表达了对武旦女演员的敬意。

据了解,5月至6月,该研习班学员们在中国戏曲学院进行集中学习,由专业导师教授剧目、武打技巧编排、出手、武旦技术技巧研习等专业课程,同时每周将邀请一至两位理论导师为学员讲授京剧史论、表演理论等课程,定期组织学员观摩有关演出,6月底组织在京集中学习汇报验收。7月至9月,全体学员在各院团完成所学剧目的彩排或演出,中国戏曲学院将派专家赴各院团组织验收审查。10月,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组织优秀学员在京集中公演,并举行此项目的结业式及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