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授业·解惑——京剧叶派小生艺术人才高级研修班结业仪式暨叶派小生艺术研讨会举行(《人民政协报》2018-12-17)
日前,京剧叶派小生艺术人才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研修班”)结业仪式暨叶派小生艺术研讨会在中国戏曲学院举行。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副院长宋飞、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钮骠、昆曲教育家沈世华、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书记邹德旺、上海戏曲学院副院长金喜全以及研修班导师叶少兰和研修班的学员们等参加了研讨会。
中国戏曲学院项目负责人、研修班学员张尧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剧目、理论梳理、教学效果、汇报演出、理论专著、教材建设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此次项目实施情况。他指出,本次研修班的亮点之一就在于教学内容及方法,课程内容是由导师叶少兰先生精心设计,从理论到实践,从示范到给学生指导、点评,都尽善尽美;教学方法独特,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各个层面进行提升,学员受益匪浅。
研修班导师叶少兰从举办此次研修班的初衷、宗旨、意义进行了总结,他谈到,中国戏曲学院主办京剧叶派小生艺术人才高级研修班就是在履行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和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精神,就是在为京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积蓄后备力量。他指出,叶派教学指导的重心是使学员对叶派艺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做一个明白的演员,做一个具有真功夫的演员。他希望,以此为契机,这样的研修班不间断地办下去,为京剧的传承、研究以及培养人才打下坚实而长期的基础。同时,他还希望,作为一个京剧演员需要明白的三大责任,即对京剧事业负责、对艺术负责、对人民观众负责。他强调,实干出人才,只有实干才能更好地传承京剧艺术。
宋飞就此次研修班的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和研修班取得的成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研修班从教学理念到实施过程,有着一套严密的系统教学设计,可以看出叶少兰先生艺术积淀的厚重,也显现出叶派表演艺术所呈现出的整个京剧艺术发展的精致和极致;作为从事民族器乐教学工作者,民族器乐的发展要向戏曲学习、向京剧学习。沈世华认为,自己从艺65年,虽然从事的是昆曲旦角,但是教小生教了40年,与小生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指出中国戏曲学院为研修班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希望学员领会叶派艺术的精神,并为之奋斗。钮骠指出,在非遗传承上,学员们都是非遗的载体,都有戏曲非遗的内容,他希望学员们要珍惜自己、爱护自己,很好地把京剧叶派小生艺术传承下去。邹德旺对此次研修班的圆满结束表示祝贺,同时他指出,大师的风范就是博爱,并用博爱的心来传递中华民族艺术,传承优秀的文化,希望学员们在叶少兰导师的引领下,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把叶派小生艺术继续传承下去,演好戏,做一个好演员,就是对叶派最大的贡献。金喜全认为,此次研修班是对叶派小生艺术做了一次标准化教学,标准很重要。他指出,有了标准,就要下恒心、努力朝着标准的方向去做。
巴图在总结中说道,尽管两个月的学习还是一个片断,结业仍然是一个阶段性的句号或逗号,也是对既往的总结,更是一个高起点的开始。叶派小生艺术在叶少兰先生和学员这种师徒传承精神状态的聚集下,可能会成为国家戏曲振兴体系当中一个非常精彩的案例。他指出,能够有机会追随一代名师,能够在接近当代艺术高峰的代表性人物的门下学习,是幸运的。这种精神世界是广博的、深厚的,也是难得的。最后,他希望在研究、学习京剧叶派小生艺术的同时,还要细致、全面、深刻、历史地研究叶少兰身上所具有的“梨园领袖”气质。
此外,正式学员和旁听学员一一发表感言,他们一致认为,为期60天的研修学习获益匪浅,不仅对叶派小生艺术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和提高,还对导师叶少兰先生的艺术成就、艺术修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以后传承叶派小生艺术的责任更加明晰。他们表示,会谨遵导师的教导,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一个明白的、有责任、有担当的好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