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国戏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中国戏曲学院“多剧种”办学结硕果(《中国文化报》2018-06-14)

本报记者  付  琼

刘杨没有想到,5月31日晚的毕业公演,竟然有别的院系的老师特意来问“吉剧《桃李梅》还有没有票”。4年前,当她踏进中国戏曲学院(以下简称“国戏”)表演系2014级多剧种本科班的时候,多数同学都不知道吉剧这个剧种的存在。

出生于吉林长春的刘杨12岁开始学习吉剧,中专毕业后就进入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几年下来,吉剧大大小小的剧目演了个遍,“但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不知道该如何发力。人物演了个遍,但角色出不来。”刘杨坦言,剧团人才断档、老师“喂食”式的教学,让自己学而无门、学无良方,很多时候只能在网上搜索视频跟着学、跟着摸索。带着寻求突破的心,在28岁的时候,刘杨毅然抓住国戏地方戏多剧种班招生的机会,考入2014级多剧种(河南曲剧、扬剧、吉剧)本科班,并成为这个班的班长。

刘杨的故事也代表了班上其他40多名同学的心声。他们大多是来自各院团的青年骨干,怀着对戏曲艺术的执着和热爱走到一起。入学时,班上年龄最小的仅16岁,最大的已43岁。除了包括刘杨在内的12名吉剧剧种的学生,还有13名扬剧、18名河南曲剧的学生,他们都是本剧种发展史上培养的第一批本科生。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称他们为本剧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黄埔一期”。“国戏在多剧种办学中探索形成了2+1+1的教学模式。”巴图说,本科头两年,学生在学院学习戏曲基础知识、角色创作、功法训练等课程内容;第三年,学生到剧种所在地的国戏教学实践基地学习本剧种的剧目声腔等,参加艺术实践;第四年,学生回到学院进行毕业大戏创作、传统经典剧目复排、经典折子戏排练、毕业公演、毕业论文答辩等。

“头两年最忙,我们有时甚至连吃饭时间都没有。为了赶课,经常能看到班上扮好的武旦、花旦满校园跑。”刘杨说,给他们上课的都是名家名角儿,学生们都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前两年还没有手机APP的时候,4点开放练功房预约,两点就有人去排队,就是为了能练会儿功。”从第三年开始,学生们回到教学基地接受本剧种的声腔和表演体系培训。2014级的教学基地设在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江苏省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国戏把部分教学环节放到基地完成,通过这样的模式,既保证了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又保证了地方剧种的艺术特色。”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扬剧王子”的扬剧研究所所长李政成认为,多剧种班的办学模式与扬剧坚持的“京昆打底,剧种立身”培养戏剧艺术后备人才的模式异曲同工。与教学实践基地展开密切合作,不仅在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条道路,也为学生们日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据李政成透露,扬剧研究所已经为同学们量身打造了新剧目,与此同时,新建的扬州戏曲园也将投入使用。

事实上,从1999年首次开办北京曲剧本科班开始,国戏已经在地方戏剧种的道路上探索了10多年。“国戏始终把培养各剧种优秀人才作为国戏办学的根本目的。‘多剧种办学’旨在为各地方剧种培养接班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冉常建表示,2008年至2013年,表演系的地方剧种表演专业先后招收了北京曲剧、豫剧、晋剧、越剧、黄梅戏、粤剧、闽剧、梨园戏、秦腔、吕剧、柳子戏、藏戏等剧种的表演本科生,与有关教学实践基地紧密合作,为多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养人才。冉常建建议,在传承优秀经典剧目的同时,要不断观摩、吸收、转化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移植、改编适合本剧种的剧目,让不同的剧种能出人出戏,在继承本剧种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月27日至5月31日在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举办的2014级多剧种本科班毕业公演中,同学们从4年学习的91个京昆剧目和115个本剧种经典剧目中,选出河南曲剧《风雪配》、扬剧《百岁挂帅》、吉剧《桃李梅》3台大戏和19出折子戏作为毕业演出剧目,充分展现出3个剧种的艺术特色及魅力。4年来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得到首都观众的高度认可与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