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剧本(《人民日报》2015-03-02)
时间:2015-03-02
来源:宣传部
毛毛 姚雪青
这两天,高校陆续要开学了。大学生们即将结束38年来的“最长寒假”。据了解,北京25所211高校中,有9所高校今年的假期超40天,有的甚至达到2个月。悠长假期,大学生们怎么过的?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90”后大学生,还不就是睡睡觉、唱唱K、看看电视、打打游戏,能补课考证都算“蛮拼的”。但就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打破常规,收获了不一样的经历。
——编 者
王江,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大三学生
虽说放寒假,王江比平时还忙,天天熬夜。
作为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的大三学生,王江以往放假,总是宅在家里。但快毕业的她,今年有了个心愿: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剧本。
寒假期间,在由实习公司牵头、戏曲学院大二和大三学生主力编、导、演的戏曲跨界创制项目里,王江不仅当上了编剧,还当了一回制片人。
春节前,她参与创排的舞台剧《惊梦》第一部,已在上海新光悬疑剧院成功首演,两场演出座无虚席。年后,演出团队将赴美演出。王江笑言,新戏“开门红”,是寒假最大的“红包”。
在剧组中担任编剧和制作人双重身份的她,想起一次突发情况,至今仍觉得历历在目。“首场演出,化妆师需要一个水盆,来泡戏曲化妆用的‘片子’。而我没经验,之前根本没想到。”她立马跑出剧场,沿路一家家商店去买,跑好久也没买到。“太绝望了,演出时间一分一秒地接近,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买到水盆!我跑啊跑啊,不记得跑了多久,还好买到了。”拿到水盆的那一刻,王江“哇”地哭了。
这件小事,让王江教训深刻:不能忽略细节,细节往往决定胜败。
看着首部编剧剧作诞生,王江坦言,心态一下子平和了许多。“以前,我每隔几周就会有一个自我怀疑的阶段。而现在,我通过努力,有了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对未来自信了很多。梦想离我们还是很近的,只要肯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