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国戏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舞台灯光设计:离艺术再近一点 ( 中国文化报 08-6-5 )

    舞台灯光设计是舞台表演的一部分,近年来得到了业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与突飞猛进的灯光技术相比,灯光设计的艺术性却显得落伍。不少设计师在进行舞台灯光设计时重技术轻艺术,使得技术和艺术在设计中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5月27日,在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的国内首个以舞台灯光设计为主题的论坛 ——2008国际舞台灯光教学论坛上,几十名国内外知名的舞台灯光设计专家汇聚一堂,深入探讨。他们在肯定舞台灯光设计技术进步的同时,一致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舞台灯光设计的艺术性。

    技术发展  艺术滞后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灯光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灯具设备从最原始的自然光、烛光,发展到气灯、乙炔灯、电灯、气体放电灯、LED(发光二极管),继而到今天的电脑灯。舞台灯光的信号传输形式也由简单的线路传输发展为无线、光纤、网络化等多种形式。这使得操作控制管理直观化、简易化,并能精准地完成舞台演出所需要的艺术表现与再现。

    以大家熟悉的春节联欢晚会舞台灯光为例,春晚舞台最初的灯光设计只是局限在简单的灯光切换上,灯光颜色单调,灯位布置单一,更不用说灯光特技了。而如今的春晚舞台变得无比绚丽,光线色彩可以实现细微转变,舞台灯光变得更加灵活梦幻;投影技术可以生成各种造型,使舞台形象生动;电脑灯可以使光线根据音乐的旋律摇摆,使舞台更富动感。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柳得安在回顾灯光技术设备的发展时说:“灯光设备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大丰富了舞台灯光艺术表现手段,甚至给舞台灯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但是,与技术的迅速发展相比,舞台灯光设计在艺术性上的发展却处于滞后状态。作为舞台艺术的一部分,灯光设计不可能割裂其艺术性。在一场完整的舞台表演中,非凡的构思和创意是统领全局的灵魂,灯光设计应为整体艺术风格服务。但时常出现的情况是,灯光设计强调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却忽略了设计中的艺术表达,与演出的艺术风格出现了割裂。

    当然,艺术性的欠缺与舞台灯光设计工作的局限有很大关系。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马路分析说:一方面由于场地、时间的约束,往往造成排演合成的时间非常不足;另一方面,经济能力不足和工作人员技术不娴熟,也限制了灯光对艺术的表达。

    技术和艺术应更好地融合

    针对舞台灯光设计中技术与艺术发展的现状,专家们提出:舞台灯光设计在吸纳新技术的同时急需加强艺术性,使技术与艺术能够更好地融合。

    专家们认为,舞台设计一方面应该关注灯光本体的创造,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使舞台表现更丰富;另一方面,更要注重灯光设计的艺术性。舞台演出有统一的艺术风格,灯光设计需要努力适合并促进整体艺术的表达,而不是一味崇尚新技术,被高科技所牵绊。

    中央戏剧学院胡耀辉说:“技术的新与旧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灯是否适合这部戏。只要符合这部戏,哪怕用50年代的东西也是新的。我们不应被新的东西所迷惑,也不该用新的技术掩盖我们的不足,关键是我们要有对美学的追求,要分析舞台美术的风格进而完成灯光的设计。”

    事实上,在灯光设备落后的过去,舞台灯光设计的前辈们照样完成了许多优秀的创作。他们精心布置舞台,巧妙安排灯具,全靠人工搬动、调整有限的灯具,过程虽然笨拙,最终却使舞台呈现出很好的艺术效果。

    舞台灯光设计反映的是一种艺术观念和工作方式。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李威总结说:“我们需要秉承一种理念,即灯光设计是舞台表演的一部分,技术要为整体的艺术风格服务,而不是用来炫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