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戏文系举办《当下中国电影的社会文化指向》主题讲座

4月16日,戏文系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孙柏来校作题为《致青春和父亲的归来——当下中国电影的社会文化指向》讲座。

讲座开始前,戏文系《影视写作》课程教师安莹简要介绍了孙柏老师的基本情况。孙柏副教授主要从事戏剧、电影研究,在西方现代戏剧、中国近现代戏剧戏曲和电影理论领域出版了多部专著,并发表论文数十篇,同时作为一名剧场艺术的实践者,积极参与了帐篷戏剧在北京的活动。

在讲座中,孙柏副教授首先指出,近年来的中国电影银幕上,有两种题材类型备受电影人和观众们的青睐。一类是青春题材电影,如《失恋33天》、《中国合伙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蓝色骨头》等;一类是以各种变奏形式呈现的父子故事,如《全民目击》、《归来》、《失孤》和《十二公民》等。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两种题材类型其实是相辅相成、互为映照的。因为它们都不仅是代际问题的呈现,更是关于当下中国社会秩序、家庭伦理和价值取向的表述。

接下来,孙柏副教授以《失恋33天》、《全民目击》等电影为例证,深入剖析了这些主流电影背后所表达的社会文化指向。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天的青春题材影片并不真的“青春”,它们表达的其实只是占据社会主体位置的各种“合伙人”们追忆、哀悼中的往日时光,而与今天正值青春年华的“85后”、“90后”无关。与此同时,与这些所谓“青春”题材影片正好形成呼应和对照的,则是面目各异而逻辑一致的“老爸电影”。“爸爸去哪儿?爸爸归来”已成为今天更大范围的大众文化舞台上持续奏响的主旋律。作为现时代主流文化价值的肯定性表达,父子故事不仅召唤着保守秩序的回归,而且这一保守秩序的归来是以子一代的罪与罚为筹码、为代价的。

孙柏副教授最后谈到,无论青春题材影片还是父子故事,它们所隐含的是关于“主体化”的焦虑。在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之后,中国的社会增容能力已极度萎缩,上行空间日渐狭小甚至趋于关闭,有效的社会主体位置基本已达到饱和状态,留给年轻一代的未来构想无异于一幅迷雾中的风景——这不只是在“80后”,也更是“90后”正在面临的巨大困境了。

讲座最后,孙柏副教授与师生们展开了热情洋溢的讨论与交流,为同学们深入思考当下中国电影的社会文化指向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新颖、观点独特,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