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军,中共党员,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戏剧学院首位艺术(导演)学博士后、北京市首届“长城学者”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理事、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学会理事、中国戏曲与舞蹈研究所所长。
所授课程
为中国戏曲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角色创造课、中外戏剧经典作品研究、戏曲表演专论、中外戏剧导演研究等课程。
研究方向
戏剧导表演创作与理论
论文著作
1.《中国戏曲如何由“走出去”到“走进去”》,文艺报,2021年3月15日艺术版; 2.《中国戏曲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角色衍变》,中国画报英文版,2021年2月刊; 3.《特立独行的意象创造者——美国杰出戏剧女导演乔安妮.阿卡莱迪斯》,《中国戏剧》(核心期刊),2021年第1期; 4.《守正创新 有容乃大——石玉昆导演印象》,《中国戏剧》(核心期刊),2020年03期 P25-P29; 5.《戏曲在表现美学中的角色衍变》——《徐晓钟导演艺术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9年12月版; 6.《现代戏的发展路径与创作走向》,《戏曲研究》(核心C刊),2019年01期 P221-P237; 7.《“离形得似,移貌取神”——谈现代戏中领袖形象的塑造》,《中国戏剧》(核心期刊),2019年第7期; 8.《由实验豫剧〈朱丽小姐〉谈东西方戏剧的交融》,《戏曲艺术》(核心C刊),2018年01期 P65-P69+49; 9.《戏曲现代戏如何发展》,文艺报,2017-07-10; 10.《地方戏曲振兴的“河南模式”》 ,《中国戏剧》(核心期刊),2016年04期 P16-P19 11.《豫剧〈朱丽小姐〉的多重跨界与有机融合》《戏曲研究》(核心C刊)2015年03期 P85-P96; 12.《“样板戏”的音乐变革及其舞剧化倾向》,京剧的文学·音乐·表演(下)——第六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戏曲艺术》(核心C刊),2014年04期 P48-P54; 13.《戏曲演出场所的变迁与表演形态的演变——剧场表演发展论》;《戏曲艺术》(核心C刊),2013年02期 P38-P44; 14.《移动的太极——戏曲调度论》,《戏曲艺术》(核心C刊),2012年01期 P8-P17; 15.《戏剧辛亥百年祭 霜叶红时秋正浓》,《艺术评论》(核心C刊),2011年11期 P11-P12; 16.《论“样板戏”对西方艺术元素的吸纳及其歌舞剧特质的形成》,《中华艺术论丛》,2010年00期; 17.《塑造戏剧舞台上的契诃夫形象》,《中国演员》,2010年第3期总第15期; 18.《简朴戏剧的先驱——耶日·格洛托夫斯基》,《中国戏剧》(核心期刊),2009年01期 P62-P64; 19.《由“哈姆雷特”到“王子复仇记”:谈外国戏剧的中国化诠释》,《戏剧丛刊》 ,2009年第6期; 20.《论“样板戏”对西方艺术元素的吸纳》,《广东艺术》,2008年06期 P28-P32; 21.《国际视野下的当代戏曲多元化探索——大型交响京剧“郑和下西洋”创作综述》,《戏剧》(核心C刊),2008年02期 P126-P137; 22.《试论“样板戏”的音乐剧倾向》,《戏曲研究》(核心C刊),2008年01期 P306-P328; 23.《现代戏曲人物创作方法论》,《戏曲艺术》(核心C刊),2007年04期 P70-P77;24.《变脸神气在 移步要换形——对于戏曲表演语汇合理化创新的建议》,《戏曲研究》(核心C刊),2007年01期 P157-P170; 25.《交融与嬗变——戏曲表演语汇的现代化进程》,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05年5月;; 26.《传统现代跳进跳出、生活程式出入自由——京剧<华子良>艺术分析》,《戏曲现代戏表演艺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27.《圆曹禺夙愿》,《中外文化交流》,2003年08期 P24-P27; 28.《美国观剧之思考》,《戏剧》(核心C刊),2003年01期 P84-P88; 29.《当代美国大导演伊利亚·卡赞》,《中国戏剧》(核心期刊),2002年03期 P61-P64; 30.《当代杰出导演彼得·布鲁克》,《中国戏剧》(核心期刊),2001年11期 P61-P64; 31.《漫谈谭鑫培在京剧武戏发展史中的地位及贡献》,《戏曲艺术》(核心C刊), 1998年04期 P3-P5。
科研项目
1、国家十五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中国戏曲武戏发展史》;
2、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 《身体意象——戏曲表演程式论》
3、北京市“长城学者”研究项目:《东西方戏剧导演研究》
4、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戏曲艺术当代发展路径研究——当代戏曲创作发展路径研究》
5、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戏曲历史剧舞台艺术创作研究》;
6、主编《中国地方戏曲发展论坛文集》;
7、主编《全国非遗戏曲剧种传承与发展论文集》;
发表论文、译文六十余万字。
主要荣誉
文化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剧目奖”、 话剧金狮奖新剧目奖。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导演金奖。江西省第五届艺术节导演一等奖;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剧目金奖。“濮阳杯”第七届黄河戏剧节导演奖;2017年北京大学生戏剧节金奖;第六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评委会特别奖。2020年第九届黄河戏剧节最佳导演奖(第一名)、最佳剧目奖(第一名)。
创作实践/社会服务
导演戏剧作品: 京剧《深水港》《长征组歌》;豫剧《朱丽小姐》《无事生非》《郾城大捷》;昆曲《红娘》;河北梆子《宝莲灯》;黄梅戏《朱丽小姐》等。话剧《生如夏花》《戏剧时光》《奥利安娜》《我是海鸥》《锣鼓巷的故事》《奥赛罗》《哈姆雷特》《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家》《日出》《原野》《雷雨》等几十部中外戏剧作品。 导演大型综艺晚会: 2020年担任中宣部、文旅部主办《新年戏曲晚会》执行总导演; 2013年导演“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四校综艺晚会; 2010年 导演、主持“中国戏曲学院建院六十周年——地方戏名家专场”; 2009年 导演、主持文化部主办赴台湾《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 2008年 导演、主持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戏曲专场》; 2005年 导演澳门《春华秋实——中国戏曲文化展》——《京、昆、川、粤、秦、越地方戏名家独角戏展演》晚会。 电影: 2012年担任中国、以色列合拍影片《新声》主演\制片人。 组织、主持学术活动: 2016至2019年组织《中国戏曲表演人才培养年度研讨会》; 2015年组织召开《全国非遗剧种人才培养研讨会》等; 2015年组织召开《国家级非遗剧种——扬剧艺术研讨会》; 2015年组织召开《全国非遗剧种——越剧艺术研讨会》;2014年组织召开《全国非遗戏曲剧种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 2012年组织、主持召开“中国戏曲表演程式创编大赛暨学术研讨会”; 2012年组织召开“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七十周年——暨戏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 2011年组织召开“多剧种表演与器乐高级人才培养研讨会;2011年组织、主持召开“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学术研讨会”; 2010年组织、主持召开“中国地方戏曲发展论坛”。 对外文化、艺术交流: 2018年,赴瑞典斯德哥尔摩艺术大学戏剧学院进行戏剧教学、创作交流活动。举 办《以戏曲〈朱丽小姐〉为例——谈瑞典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讲 座、“中国戏曲表导演工作坊”; 2018年,率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豫剧《朱丽小姐》剧组赴韩国江原道参加2018冬奥会——“首届中韩日奥林匹克文化之路戏剧节”; 2017年,赴苏格兰皇家戏剧学院进行戏剧教学、创作交流活动。举办《西方经典剧作的戏曲化诠释》讲座,“中国戏曲表演工作坊”; 2014年,组织、导演中国戏曲学院表演团赴英国九家孔子学院巡演; 2013年,赴以色列参加中以合拍电影《新声》特拉维夫首映式,并做“中国戏剧的发展现状“英文专题演讲; 2009年,为国家话剧院导演《王子复仇记》,赴英国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福德市,参加莎翁诞辰四百五十周年纪念演出。并兼演霍拉旭; 2009年12月,赴伊朗国家艺术研究院做《中国传统戏剧的现代化进程》英文专题演讲; 2009年5月,赴韩国参加第二届中韩高层文化艺术论坛,做《交融与嬗变——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戏曲的发展轨迹》学术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