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唱出最美山西调(张红丽)

9月13日,大型说唱剧《解放》开演第666场,舞台上佝腰偻背、颤颤巍巍的小脚“姥姥”再次打动观众。谁能想到,这位耄耋老太的扮演者年仅27岁,今年7月刚在亚洲国际声乐节上拿了大奖

亚洲声乐节获殊荣

7月15日,第三届亚洲国际声乐节暨亚洲国际合唱节在香港新界乡议局大剧院落幕。凭借一曲晋韵浓厚的《黄河情》,27岁的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教师张红丽荣获中国民族歌唱家比赛第三名,成为我省唯一 一位获奖歌手。

“原本是去见见世面,没想到能得奖。”9月21日,提及自己的参赛经历,张红丽连称意外。当时进入中国民族歌唱家比赛决赛的有76人,只听了前面四五位选手演唱,从未参加过国际比赛的张红丽就被吓到了:“他们唱得太好了,自己肯定没戏。”在比赛现场,张红丽结识一位中国音乐学院的在读研究生。“据说这个女孩在中国音乐学院也属佼佼者,结果她得了第四名。”张红丽说。

张红丽的参赛曲目是《黄河情》。“这首曲子我自己做过改动,之前从来没有人这么组合过。”提起自己的演唱作品,张红丽情绪渐渐高涨,边说边哼唱起来,“歌曲的主旋律是《桃花红》,因为山西民歌多为上下句,曲调相对单一,我就在前面加了引子,后面加了快板,这样就有了层次感。”

现代民歌演唱女声大多嗓音甜美,张红丽的音色则有所不同,她独具特色的表演也赢得评委青睐。7月13日上午参加完比赛,下午张红丽碰到了评委之一、中国声乐家协会执行主席、男高音歌唱家杨岩。杨岩指着她说:“姑娘唱得不错啊。”张红丽问:“老师,您知道我是哪一个?”“就是山西那个。”杨岩答。

除杨岩外,评委们个个声名显赫:亚洲合唱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副主席刘长安,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声乐教授张莉,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尼亚区合唱协会主席、欧洲、亚洲多项国际合唱比赛裁判成员安德烈·安杰利尼……“赛后上网一查,才知道评委竟然这么厉害。”张红丽自嘲道:“我之所以能得奖,可能因为不了解评委,心态比较放松。”

《解放》演活“姥姥”

早在亚洲国际声乐节“意外”获奖前,张红丽的演艺经历和荣誉已令同龄人艳羡:首届中国青少年演艺新人山西赛区一等奖;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年度总擂主;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原生态唱法优秀奖;2010年北京新年音乐会主唱;参加2011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与二妮、高保利等一起演唱《割莜麦》;山西省第十四届杏花奖;第二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奖大赛金奖……一路走来,她始终执着于对艺术精益求精。

2009年,张红丽被著名导演张继钢选中,在大型说唱剧《解放》中饰演小脚老太“姥姥”。该剧把“说书人”这一民间说唱艺术角色引入戏剧舞台,使说、唱、舞完美组合在一起,张红丽是剧中唯一一位既舞又唱的演员。面对这一全新的艺术形式和反差巨大的角色,张红丽首次体味到表演“好难”。

“以前学戏是程式性的,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演,而排演《解放》完全不一样。”采访中,张红丽忆起有趣的一幕。确定角色后第一次排练,执行导演穆青说:“你演吧。”张红丽诧异地问:“演什么呢,您不得给我排练吗?”穆青回答:“你自己设置情节进行表演。”张红丽一脸茫然道:“这个有点难,以前没这么玩过,我回去想想。”

回来后张红丽绞尽脑汁,每日苦心琢磨。她上网搜索出众多老太太的表演视频观看学习,斯琴高娃的影视剧、宋丹丹的小品看了一遍又一遍。打听到农村老家有位小脚老人,她专程跑到老人家里仔细观察、模仿。几经磨合,张红丽的表演慢慢进入状态:“姥姥”腰背的弯曲度,眼睛虚到什么程度,怎样回头,如何起身,每个动作、表情的合理性在哪儿,她都了然于胸,收放自如。

“《解放》之所以成功,就是把细节雕琢到了极致,而且每演一场都有新的收获。”张红丽感慨。“以前咱农村小脚老太上炕时会习惯性地把两只脚对磕两下。”“庄户人家一般有门槛,进出门腿应该抬高点。”张红丽的父亲看后建议。这些小细节都及时体现在随后的表演中。看了宋丹丹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张红丽觉得给“姥姥”镶颗黑牙很有效果,但贴上黑胶布很快就掉了,化妆师便在“姥姥”的牙上涂胶后用黑笔画上。及至演出结束,黑墨早已不见踪迹,几年下来,她不知吃了多少墨和胶。“姥姥”脚穿特制的三寸金莲跷,需要把脚挤进跷里再用裹脚布包起来,每次演完张红丽的脚尖都挤成三角形,脚磨得到处是泡。

从2009年9月首演以来,《解放》演出600余场,其他主演已数度更替,张红丽是坚持至今的唯一一位。无论排练还是演出,她都全身心投入。“导演那么认真,我们怎么能大大咧咧。一个人能把一件事做得那么细,真是好有魅力。”张红丽说。

扎根山西育新人

1988年出生于忻州农村的张红丽,从小就喜好唱歌跳舞。小学6年级寒假期间,她被定襄县晋剧团选中,正月初六便跟着剧团到内蒙古农村演出。那时食宿简陋,演出条件艰苦,张红丽是剧团里年龄最小的一个,连行李都扛不动,每日脸冻得黑红。两个月后回到家,母亲再不肯让她去了。

随后,张红丽进入忻州市青年艺术学校学习,2001年入读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2010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毕业返回母校,在戏曲系教授戏曲唱念课。尽管演出任务繁重,但她代课从不敷衍。

“戏曲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口传心授,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但我认为学唱念前,首先应搞清如何发声。”授课伊始,张红丽总是先带领学生训练发声,并结合民歌唱法,讲解怎样拔高音和控制气息,让学生掌握辙口、押韵、板式、乐谱等基础知识。“如果戏曲演员不识谱,和大乐队合作就存在困难,也很难参与新编戏创作。”

课下,张红丽经常主动辅导学生,还带着他们观看演出,积累舞台经验。11岁的路通去年一入学便由张红丽教授唱念课,后因张红丽演出繁忙,该班学生遂转入其他班级。今年,路通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大赛中获得金奖,闻此消息,张红丽欣喜不已:“自己在学艺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希望学生能走得比我好。”

2016年,张红丽将到法国里昂音乐学院参加音乐会。这是她第二次赴法演出。2013年,她在法国阿福花剧团与孔子学院合作的中法即兴戏剧《镜子》中担任主演,并在巴黎、里昂、克朗蒙费朗等地唱响山西民歌。“是山西传统艺术成就了我,我脱不了山西这个根,也希望为家乡培养出更多艺术人才。”张红丽说。

本报记者 邬帅莉

【来源:2015年9月24日《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