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非遗戏曲剧种名家演唱会”暨 “全国非遗剧种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时值“中国文化遗产日”十周年以及中国戏曲学院建校六十五周年之际,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非遗戏曲剧种名家演唱会暨全国非遗剧种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于11月10日、11日在北京举行。此次演唱会有包括世界级非遗、国家级非遗戏曲剧种的十余位艺术家登台献唱,其中包括有“小俞振飞”之美誉的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晋剧皇后”王爱爱、川剧表演艺术家晓艇、昆曲“巾生魁首”汪世喻、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刘玉玲、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藏戏表演艺术家班典旺久等,集中、全面地向首都观众展示非遗戏曲剧种的艺术魅力。开场的黄梅戏婉转悠扬、节奏明快,随后越剧表演艺术家单仰萍、王君安、“扬剧王子”李政成、粤剧表演艺术家欧凯明、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等轮番登台,使得场内气氛更加热烈。评、昆、川、晋等剧种的老艺术家登台后更是将演出推向了高潮。演唱会当晚,剧场门口早早地聚集了戏迷朋友,甚至有观众不远千里专程从外地赶到北京,争相一睹非遗戏曲名家的艺术风采。

作为此次系列活动之一的“全国非遗剧种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于 11 月 11 日召开。我院党委书记龚裕、院长巴图出席会议。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汪世喻、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爱爱、京剧表演艺术家谢锐青、宋丹菊、川剧表演艺术家晓艇、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刘玉玲、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戏曲理论家周育德、贯涌、奎生、陈培仲、吴乾皓、谭志湘;表演系主任王绍军、直属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董昕、副主任李永志等与我院部分师生共同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巴图院长代表我院致辞。他表示,昨天多剧种名家演唱会云集了各剧种领军人物,形成了首都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艺术家们以自己精湛的演绎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好的艺术一定会受赞赏,戏曲不会消亡;今天是双11光棍节,凌晨上演了也许是历史上最惊险的一次物质财富的转移,一分钟一个亿,十二分钟百亿,预计一天超过100亿美元,某电商宣称2020年网络交易额要达到一万亿美元,这种现象以前难以想像,就是因为出现了电子商务这个媒介和桥梁;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寻找失去的精神财富的过程,是我们希望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对当今国民的精神财富进行再转移的过程,让体现中国优秀文明的精神财富重新占领我们的精神世界;戏曲同仁们有义务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同时,积极寻找传承与弘扬戏曲文化的“阿里巴巴桥梁”,因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迅速掌握青年;教育传承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戏曲传承的主渠道,国戏用了近六年时间开创了18个非遗剧种本科、硕士人才培养的历史,我们的地方戏未来人才可以有尊严的和同龄人一样在学历教育中实现自己的抱负,学院仍会在这方面继续有计划地开疆拓土;与学院65年的京剧办学历史相比,我们多剧种的办学历史不长,仍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在业内专家和地方院团的关心合作下认真探索,在院地合作、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实践形式等方面不断积累和总结,希望通过研讨会能够形成地方戏人才培养的研究氛围,形成有价值的教研成果,并将这些智慧转化运用到非遗剧种人才培养当中。

此次会议邀请了京内外的数十位戏曲名家、专家学者,旨在进一步研讨“非遗”剧种的历史沿革、名家名剧、行当流派、表导演形式、地域文化等内容,进一步总结“非遗”剧种人才培养的经验与不足,探讨对这些非遗剧种的保护与承传,探索与这些剧种所属地方政府文化部门的合作方式,推动非遗剧种及濒危剧种的挖掘、整理和抢救工作,共同推动“非遗”及戏曲事业的发展。

表演系主任王绍军表示,戏曲的传承靠人才,杰出的人才是戏曲生存发展的关键,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举办了此次非遗名家演唱会暨非遗剧种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为非遗剧种人才的培养建言献策。

研讨会期间,专家们分别就戏曲表演人才、戏曲院团管理人才的培养,戏曲创作、教学与市场的衔接等不同领域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我院周育德教授以《非遗剧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题,谈到了培养创造型人才还是模仿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他回顾了戏曲人才培养的几种传统模式,对戏曲生源的日渐枯竭表示忧虑。指出让戏曲行业的从业人员活的有尊严,这个行业才有希望,非遗人才才有出路。

中国艺术研究院吴乾浩研究员提出要细化研究戏曲剧种的声腔属性,努力做到各戏曲剧种人才培养的不同性,要强化各剧种人才的艺术个性。谭志湘研究员认为中国戏曲学院以一个大的胸怀对待中国戏曲。京昆、地方戏、少数民族剧种三足鼎立,撑起了戏曲人才培养的主要架构。少数民族戏曲的保护和传承要尊重其传统,保持其本色、要保护其本真的原生态。

我院贯涌教授提出坚持剧种保护原则,对剧种要有敬畏之心,尊重其个别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要让它歌不走调,舞不乱行。他还提出主体定位的原则:第一就是本剧种的纵向继承和他剧种的横向借鉴;第二就是人才培养以通识教育为主,流派风格为辅;另外,在史论教育上以本剧种史论为主,一般性共性史论为辅。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回顾了戏曲在历史上经历的数次沉浮对其产生的影响,提出要给予戏曲演员应有的待遇,让演员生活的有尊严、有自信,他的表演艺术才会真正的发挥到极致。

我院张关正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传统艺术如何能跟当代最现代的媒体科技手段结合起来,非遗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观念上,把戏留下就行了,必须要加强自我的营销手段并加大推广力度。

昆曲名家蔡正仁老师提出衡量一个院团、院校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出人出戏”,对剧团来讲一团之长非常重要。这样的人才如果选不准,选不好,关系到一个院团的发展。因此文艺界的领导也存在一个人才培养问题。建议中国戏曲学院以后有机会专开一个戏曲领导干部培训班。

“晋剧皇后”王爱爱表示,把我们的成果普及和传承给后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政府在政策方面可以多给地方剧种一些鼓励和支持,多一些机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地方戏演员。

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说,人才培养方面要注意区分地方剧种与京剧声腔上的不同,在流派的传承上,首先要先了解流派的个性是什么,特点是什么,然后再发展。

我院非遗传承人宋丹菊教授认为,多剧种办学现在的趋势,发展的道路、前景是非常好的,感到由衷地高兴。希望各剧种在发展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色移植新剧目并加以推广。

通过此次非遗剧种名家演唱会和非遗剧种人才培养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体现了我院在非遗剧种传承与发展方面所作的积极努力,扩大了我院在非遗剧种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影响。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丰富表现。2014年,文化部与北京市把中国戏曲学院纳入“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由此更好地推动“非遗”及戏曲事业的发展。中国戏曲学院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各地方剧种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在 “非遗”剧种、稀有剧种和濒危剧种人才的招生培养方面倾注心力。为保护地方剧种,繁荣戏曲舞台,传播地域文化,实现各剧种共同和谐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和对文化传承的需求,承担起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