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国戏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故纸堆里寻佳剧(新华每日电讯 2016-12-16)

朱天

数十年来,京剧舞台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大约不足百出,偶尔以不同方式露面的传统剧目大约五六十出,而在京剧繁盛时期大约有四五百出剧目经常与观众见面。这些剧目哪去了?

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世代传承,在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的同时,发挥传承人的积极性,挖掘传统人身上潜在的文化遗产则是更加关键的环节。在中央繁荣发展戏曲艺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春风里,中国戏曲学院创新恢复非遗方式,为院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排演传承剧目。不久前,京剧《美人鱼》复排并在梅兰芳大戏院成功上演就是其中成功的一次尝试。该剧为京剧“四小名旦”之一宋德珠先生之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京剧宋派艺术第二代领军人物宋丹菊教授挖掘恢复、整理改编并亲身参与主演其父宋德珠先生的早年独创代表剧目。此举不仅仅是一出老戏的恢复,而更重要的是探索一种挖掘恢复老戏的新途径。

京剧《美人鱼》由著名剧作家翁偶虹编剧,故事取材于民初武侠小说家陆士谔编著《明清八侠》,因剧中女主人公妙华精通水性,因此得“美人鱼”之号,故而得名。该剧前半部偏重唱、做,是花旦戏,后半部偏重做、打,寓武打于舞蹈之中,是武旦戏,全局文武并重,特别是独创了既有武旦规范又有“水战”特色的“水中打出手”,观众誉之为“鱼龙变化”,该技艺是近七十年来首次在舞台上展示。

在京剧史上,武旦行当虽然发展较早,也出现过一些名家,但是,武旦在京剧演出中并没有占据主要位置。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宋德珠异军突起,第一次以武旦挂头牌,自行挑班,才使这一行当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王家熙《宋德珠与武旦本体特征散论》)宋德珠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宋派艺术,是“四小名旦”中最早形成个人风格流派的。宋派艺术依托于烙上宋派烙印的传统武旦、刀马旦剧目,更依托于《蝶恋花》(后更名为《改容战父》)《百鸟朝凤》《虹桥赠珠》《忠烈鸳鸯》《美人鱼》等一大批当时新创或改编的代表性剧目。观察京剧史可以看到,京剧表演艺术似乎有个由古典向近代,由“粗粉”向“精致”的转型。推动这一转型变革的艺术家,老生行应属谭鑫培、余叔岩,青衣行应属王瑶卿、梅兰芳;而姗姗登场的武旦行,在宋德珠出现后,才开拓出一片表演新天地。

历史总是曲折的。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擅演神怪精灵、叛逆风流的武旦行当受到极大冲击,宋德珠等一批武旦艺术家和《美人鱼》等一批武旦剧目被大幅度地雪藏。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新时期中央大力发展戏曲艺术的今天,将这批剧目重新挖掘恢复、整理改编,为全面展示失传舞台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为京剧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方式,实现了风格的多样性,展开了更丰富的审美空间。

如何传承为数众多濒临失传的无音像记录、只保留在现存为数不多的老艺术家记忆中的老戏?这是一道摆在新时期戏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中国戏曲学院创新非遗传承方式,集中编剧、导演、舞美和表演高端人才,该剧由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策划、集中学院资深导演王永庆、资深舞美党永生等资源,宋派京剧艺术第二代领军人物宋丹菊教授领衔主演,教授并率领宋派再传弟子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陈宇、中国戏曲学院青年教师林永娜分饰主角妙华,以此将该剧经宋派第二代传至第三代,体现非遗传承的正规方式和历史使命。经过新老艺术家的再创造,温故而“修复”,传承下去,留给子孙后代,不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失传,为民族负责,为历史负责。

 

  没有音像资料,除剧本和少量照片外完全凭借老艺术家的回忆与经验,因此这种传承是一种老一代流派传承者与新一代传承者间传承与再创造的过程。这种恢复与几十年前的演出形式不可能完全一样,主要是看能否恢复老戏的固有精髓,这是目前探索恢复老戏的一种有效途径。当然,这种恢复也不是无本之木,《美人鱼》一剧的整理重排,从动议至今已经历十数载。为此,宋丹菊教授曾向与此剧有密切关联的父亲宋德珠、编剧翁偶虹、著名表演艺术家李玉茹、王金璐等学习,并经过再创造提取原有表演中的精华,结合京剧普遍性的表演规律,力争做到“神似”。有研究学者称这是一种“旧中有新,新而有根”的革新之法,是一条更加宝贵而有效的传承创新之道。宋丹菊教授表示:年届古稀,不求名利,只为传承宋派艺术,将一部故纸堆里的佳剧重新激活,让数十年未见于舞台的冷门戏重见天日,成为一份活态的文化遗产。